介绍了湖泊、水库的特点及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表现,从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生态学意义、发生的机理及产生的危害等方面阐述了富营养化监测的特点及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对目前国内湖泊、水库监测技术...
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区1984~1993年10年间大气环境污染状况以及肺癌死亡人数的连续追踪监测,采用多元回归、逐步回归等统计手段,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区肺癌死亡率和大气中总悬浮颗...
庄一廷 周天枢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1996年03期 期刊
以福州市饮用水二水源山仔水库为例,对其存在的富营养化污染现状及产生污染的原因进行研究,建议应以控制氮、磷等营养物质入库通量为重点,配合生物防治和工程防治措施,实施富营养化污染的综合防治。
水质富营养化污染的频繁发生,使藻毒素污染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文章介绍了目前常见的藻毒素的产生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应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对...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某水库型水源地微囊藻毒素 CNKI文献
采用优化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某水库型水源地微囊藻毒素污染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同时测定了相关的水质指标和藻类种群结构。结果表明:该水库在春末和夏、秋季检出了3种微囊藻毒素(MC-YR、MC-RR、MC-LR),以MC...
介绍了环糊精在富集和治理环境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成果,以及环糊精对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环糊精在污染治理方面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通过对污染源综合评价理论的分析,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工业污染源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应用于福州市工业废水污染综合评价,结果符合福州市具体情况。
通过对闽江流域环境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应创新流域管理模式,以科技手段实施流域环境安全管理,杜绝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解决流域水环境安全问题。
分析某富营养化水库长达15年的水质和藻类观测结果,研究该水库水质及水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评估各类污染防治措施的治理成效。提出富营养化防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控源和生态防治相...
利用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部分社会经济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资料,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环境空气质量灰色预测模型,并利用预测模型对2000年前后环境空气质量指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按目前的发展趋势,&q...
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出发,对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论述,提出在新形势下做好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工作,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把环境质量作为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可将污染源分解成污染要素,再分解为影响因子,再分解为次级因子层,构造污染源评价的多层次评价结构模型。根据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再据确定的取值规则,以各因子层构成准则层...
本文回顾了福建省环境监测系统在“十五”期间的学科发展状况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十一五”期间环境监测科技工作提出展望。
推行绿色核算,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在推行绿色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在建章立制、统一协调、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以及加...
通过对福州市三城区1984~1993年10年间胃癌死亡率调查以及饮用水水源水质的监测,结果表明:市区鼓楼、台江、仓山三城区胃癌标准化死亡率变化规律分别与饮用水水源水质变化规律一致。胃癌的标准化死亡率与饮用水水源...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下简称总量控制)是我国“九五”期间的两项重要污染控制措施之一。这项措施的实施,就是要在2000年,将全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995年的水平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以污染物...
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 些具体工作过程阐述了看法,提出了加强监督管理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的基础,强化污染源监测是推行总量管理的关键
福州市的环境噪声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必须从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路网、建筑、环境等专项规划的战略高度统筹实施综合整治方能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
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在海岸带水域自然环境中的衰减研究 CNKI文献
本文在现场情况下 ,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受污染海岸带沉积物中的 7种多环芳烃(PolynuclearAromaticHydrocarbons ,简称PAHs)的解吸动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 ,7种PAHs的解吸动力学行为可以用二元模型描述 .文中并将所得数据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