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界普遍认为康德不区分伦理与道德、甚至黑格尔对康德所做的众所周知的批评:在康德伦理学中只有道德而无伦理的观点,通过详细考察康德在其《伦理形而上学探本》(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一书中关...
国家与正义——兼评霍耐特黑格尔法哲学“再现实化”路径 CNKI文献
黑格尔是最早把现代性作为问题来思考的哲学家。他通过对现代市民社会危机的剖析,基于自然法来形塑"伦理性"国家,以解决市民社会本身无法解决的困难,从而构建起一种不同于一般"社会正义论"的&quo...
虽然在黑格尔的重要著作《法哲学原理》中明确讨论自然法的文字并不多,但他的法哲学与自然法思想之间有着一种密切的关联。这种关系最明显地表现为他对近代自然法学说所做的批判,在此批判中,既有黑格尔对前人的继承,更...
康德哲学有两个伦理学概念,第一个同"物理学"(探究"自然的因果性")相区别,把"自由的因果性"或"自由法则"(Freiheitsgesetze)置于思想的中心,第二个同"法权学"(源自...
关键词: 作为自由法则的伦理学 / 作为德性论的伦理学 / 合法性 / 道德性
下载(442)| 被引(3)
从“自然伦理”的解体到伦理共同体的重建——对黑格尔《伦... CNKI文献
黑格尔耶拿时期的《伦理体系》手稿的发现,不仅驳斥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他的思想缺乏道德的指责,而且为从这一古典实践哲学路径去解读他的哲学体系提供了可能。本文回应了西方学术主流从"承认理论"来解读这一著...
重提人文科学的真理要求——阐释学如何切中时代“真问题” CNKI文献
诠释学的意义在于"通古今之变",推动古典文明的现代转型,这也是当代哲学面临的最迫切任务。但我们不能走方法论诠释学的老路,而必须让诠释学立足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意识,将其作为当今"构建中国阐释学...
当代黑格尔哲学的复兴主要是在实践哲学领域,而如何将黑格尔法哲学中的正义论纳入当代政治主流话语体系,是当前国际黑格尔哲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深入理解黑格尔法哲学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基于黑格尔法哲学的内在逻辑,探...
"趋势"作为"存在"于其本真"生存"时间中趋向"终极目标"的运动,思考它乃是哲学分内之事,否则"存在"的"意义"不可能在"实存"中显现出来。而西方...
一、厄索斯(ethos)厄索斯(ethos)来自古希腊文,一般具有习惯、习俗、气质、性格和性情等含义。的形容词ethikos、ethika是有性情的、有品格的,因此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伦理学"就是对的改写...
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可以看做是一部"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史,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来具有伦理学的旨意和目标:寻求存在之意义,但由于其定位于"理论"(思辨)而使得...
“道德性”与“伦理性”在康德实践哲学中的张力结构——哈... CNKI文献
哈贝马斯九十大寿的演讲文《再论道德性与伦理性的关系》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并引发西方哲学界的笔战。然而,哈贝马斯确实没有提出什么新观点,他对康德"道德性观点"的解读存在太多脸谱化的、缺乏学术性的...
一、美德概念之本源与美德伦理学之兴起我们今天所说的美德伦理学:Virtue Ethics,如果就Virtue的希腊词源而言,翻译为"德性伦理学"更为准确,因为在被视为Virtue Ethics最为经典表达的亚里士多德那里,
何谓“做中国伦理学”?——兼论海德格尔为何“不做伦理学” CNKI文献
"做中国哲学"这一提法本身所担忧或反抗的乃是"述而不作"的"哲学史叙事",即在历史性的知识叙述中迷失普遍的哲学之思。因此,它是一种从超越历史性、地域性知识叙述而向真正哲学性提升的...
《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在柏林大学上讲座课而印刷的教材,1821年出了第一版。从1818年到1831年,在上法哲学课的过程中,黑格尔对相应的内容做了一些"口头补充"和"页边注释",在他去世后,就留下了非...
西方伦理学概念溯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概念的实存论阐释 CNKI文献
在亚里士多德的学科体系中,伦理学首先从实践哲学得到规定,而他的“实践”作为个体内在合目的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行为”,是Dasein意义上的超越性本真实存活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与“理论”对立的“实践”。当...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有三股浪潮共同汇聚于价值哲学,一是洛采成功地完成了后黑格尔时代德国古典哲学的价值哲学转型,随后这一转型最终在其学生文德尔班那里构成了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即"价值哲学"学派,但这...
关键词: 伦理价值学 / 质料的价值伦理学 / 亚里士多德美德论和康德道义论的结合
下载(141)| 被引(0)
近代道德哲学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是自然法。自然法首先不是一门法学科学,而是道德哲学。这种道德哲学最早在欧洲大陆第一个"自然法和国际法教席教授"普芬道夫的《自然法和国际法》第一、二卷中得到了系统的阐...
以摩尔《伦理学原理》肇始的分析伦理学,确立了整个20世纪以来英美道德哲学的整体基调,他们以道德词语和句式的语义分析为核心乃至目标,重新界定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此后,道德哲学不断地被分化为相互对立、不可通约的各...
此文是复旦大学邓安庆教授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第三版修订所撰写的"黑格尔"词条之二。该词条对黑格尔哲学中的几个概念和名言的含义进行了勘定与阐释。
从“形而上学”到“行而上学”:康德哲学哥白尼式革命的实质 CNKI文献
从"知识"以"对象"为转移到"对象"以"知识"为转移的这种所谓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并非单纯地是一种认识论的革命,而是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态度的确立。"旧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