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国际贸易便利化重要的基础设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已形成基本架构和主要功能,但也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要深化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上海迈向2040全球城市战略目标与功能框架研究 CNKI文献
顺应全球化向网络化深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全球城市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全球多元格局变革和国家崛起战略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外部环境、影响变量、内在动力、风险挑战。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上海迈向204...
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呈现新变化。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达经济体有所分化,新兴经济体面临困境;全球贸易投资在恢复性增长中继续格局调整,须关注超大区域集团的主导力量;长期低利率下蕴含的金融风险仍在积蓄,大宗商品市...
上海自贸试验区聚焦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突破,围绕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展与开放的关系,以及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完善法制环境规范和创新政府治理体系探索新路,取得了重要...
在新常态下,上海经济增长的合意增长区间为6.1%~7.0%。围绕合意增长区间有3条线值得关注,即潜力线(7.5%)、调控线(或称合意区间,6.1%~7.0%)、底线(5.5%)。2016—2020年,上海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承上启下的阶段性特征...
企业集团由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型是企业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对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模式、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重新调整和配置的必然结果。本课题聚焦于上海国有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重点研究这类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信息...
立足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和城市内涵,基于国际竞争力维度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维度,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的"RISE"愿景目标框架,即成为一个更具影响力的上海、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上海、一个更加韧性的上海和一个...
江苏沿海地区在江苏省、长江三角洲以及中国东部沿海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随着交通格局的改善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江苏沿海地区的区位价值得到明显提升,将成为长三角北向拓展的重要轴线及江苏省域经济统筹发展...
根据历史演进脉络和当下时代特征,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将呈现五大趋势特征:全球化纵深发展步入3.0时代,世界经济增长进入博弈再平衡阶段,技术进步继续引领未来变革,城市发展新兴理念不断融入,中国战略崛起...
"十三五"开局年上海的八件事:"抓落地、求突破",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抓机制,强联动",释放创新效应;"优存量、育增量",深化产业调整转型升级;"降成本、减税负&...
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变量因素、愿景框架和战略理念 CNKI文献
1.关注影响上海未来发展的五大变量因素(1)全球化步入3.0时代。综合判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化开始由2.0时代向3.0时代迈进,并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逐步深化。与之前相比,全球化3.0时代面临的背景环境更加复杂,动...
完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放大世博效应——世博会与上海金融业... CNKI文献
利用举办世博会带来的难得机遇,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逐步充实与完善,是世博会对上海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
“十二五”时期加快建设上海国际经济 金融、贸易、航运中... CNKI文献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期。上海要牢牢把握战略机遇,以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体系、市场机构体系、市场产品体系,聚焦重点,更加注重功能开发,更...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补语,从语义指向的角度研究补语可以有新的启发。补语的语义指向类型大体可以分为语义单指和语义兼指两大类,其下又可以细分为诸多小类。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及其研究成果十分适用于对外汉语...
“十二五”上海要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CNKI文献
"十二五"既是上海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进行结构大调整、发展大转型的有利时机。上海要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按照"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功能,形...
开发区软环境是开发区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投资软环境的优劣是评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外来投资者做出是否投资和如何进行投资的重要依...
我公司首条5000t/d生产线于2005年4月建成投产,2007年6月18日开工建设的9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于2008年6月15日开始试运行。现就其运行期间余热发电系统对水泥生产线的影响及协调措施作一总结。
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最终根据。文章把技术要素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生产要素形式进入生产领域的技术 ,这一类技术可以看作是一种商品 ;另一类是以活劳动形式进入生产领域的技术 ,这一类技术看作是...
本文的主旨在于研究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技术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价值分配中的地位 ,从理论层面分析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最终根据。本文把技术要素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生产要素形式进入生产领域的技术 ,这一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