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黑土剖面土壤酶活性特征的影响 CNKI文献
在大豆-玉米轮作条件下,研究了连续4年不同施肥处理(无肥、化肥、化肥配施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加倍有机肥)对农田黑土剖面土壤酶活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施化肥会降低...
垦殖与自然恢复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的季节变化 CNKI文献
东北黑土有机碳含量较高,是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有机碳变化与土地利用方式、气候条件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密切。黑土区气候四季分明,土壤温湿度及地表覆盖物变化明显,这些都预示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CNKI文献
为明确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丰度的影响差异,全面解析在高CO_2浓度下由微生物参与的土壤生态系统碳转化过程,本研究选取1950年-2003年间东北黑土区推广的4个大豆品种,利用开顶式气候箱(Open Top ...
Biolog-Eco解析垦殖与自然恢复黑土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季节... CNKI文献
为动态比较土壤垦殖前后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是否发生变化,利用Biolog-Eco技术对不同季节自然恢复(NR)和垦殖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NoF)、施化肥(CF)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黑土微生物在4℃、15℃和28℃培养温度下的代谢...
关键词: Biolog / 黑土 / 利用方式 / 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
下载(288)| 被引(13)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必然发展趋势,传统的监测只能解决局部的监测问题,而综合整体且准确完全的监测结果必须依赖"3S"技术.3S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最具生命力的高新技术.本文从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施用有机肥对侵蚀黑土玉米苗期根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CNKI文献
为了解根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在土壤侵蚀条件下的变化,明确有机肥施用对其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LNA-PCR和454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表层剥离30 cm和施用有机肥处理的玉米苗期根内生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以...
喻江 于镇华...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08期 期刊
关键词: LNA-PCR / 高通量测序 / 玉米根内生细菌群落结构 / 施肥方式
下载(345)| 被引(11)
随着植物微生态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内生细菌的存在和作用已得到广泛共识。内生细菌在植物不同器官分布数量存在显著差异。根内生细菌数量远远超过其他植物器官,具有寄主植物多样性和种属多样性特征,是多种生物因素和...
1978年以来湖南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演变分析——基于国调数... CNKI文献
本文以1978年来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国调数据为基础,对近几十年来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进行理论解释。
植物-土壤-微生物间碳流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CNKI文献
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升高促进很多植物的光合同化能力,同时增加光合同化碳向土壤中的释放,即增加根系脱落物。在根际范围内,根系脱落物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来源,根沉积物量和质的改变必然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的...
玉米和大豆根内生拮抗细菌筛选鉴定及生防能力评价 CNKI文献
为获得对植物真菌病害有稳定作用效果的生防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从大豆和玉米根部内生细菌中筛选获得12株菌株,这些细菌对大豆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glycine)...
核电厂仪控数字化控制着核电站300多个系统近万套设备,是核电站的"控制中枢"和"神经中枢",核电厂仪控数字化系统由于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是核电装备国产化最重要、最困难的部分。而控制系统一...
垦殖与自然恢复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 CNKI文献
对比研究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中黑土自然恢复(NR)及垦殖中不施肥(NoF)、施化肥(CF)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季...
酸杆菌是土壤中一类重要的细菌类群。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酸杆菌一般占细菌总量的20%左右,甚至高达50%以上,表明酸杆菌在土壤生态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植被、海拔高度、氮肥管理及二氧化碳升高对土壤酸...
黑土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最重要的土壤资源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为了调查我国黑土区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及两者间相互关系,我们从黑土区不同纬度农田采集了26个土壤样品,分析其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量...
秸秆还田改善土壤化学性质,并为作物提供养分,进而可减少化肥施用量。开展还田秸秆的氮素转化、量化秸秆的供氮能力,以及作物对秸秆氮素的利用情况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全面评价秸秆还田效果是必不可少的。文章综述了秸秆...
谢志煌 李彦生... 《土壤与作物》 2016年04期 期刊
关键词: 秸秆还田 / 作物氮吸收 / 氮素利用 / ~(15)N示踪技术
下载(540)| 被引(15)
干湿交替是土壤时常经历的一种最普通和频繁的自然过程,主要由降雨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所引起,可导致土壤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从而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有机质的分解、土壤生产力和土壤碳氮循环产生重要的影响...
东北黑土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和网络结构对长期施用化肥的... CNKI文献
【目的】探明长期施用氮磷钾化肥对东北黑土农田土壤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和网络结构的影响,为更加合理的肥料配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农业农村部黑龙江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平台,选取不施肥(NoF)...
豆科作物根瘤菌被噬菌体浸染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根瘤菌数目和结瘤量的降低,进而导致共生固氮作用弱化和作物产量的显著下降.然而,目前关于根瘤菌噬菌体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3株模式根瘤菌,即慢生型大豆根瘤...
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C、N、P和K浓度的影响 CNKI文献
为明确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籽粒C、N、P和K元素浓度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境大气臭氧浓度为对照,利用开顶式气室模拟大气臭氧浓度升高40 n L·L~(-1)的环境条件,选取3个推广面积较大的大豆品种:东生1号、绥农4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