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两年来,工程安全平稳运行,输水水质全线达标,累计从渠首陶岔引水超过60亿m3。为更好地优化中线工程的实时供水调度,有必要对中线工程的水量调度方案、水量调度计划和近两年的水量调度实践...
随着三峡水库及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的逐步投运,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得到极大改善。同时,由于蓄水拦沙,"清水"下泄,江湖关系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变化,导致两湖水文情势进一步变化,对两湖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
长江与洞庭湖的关系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江湖关系"。阐述了江湖关系的复杂性和研究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江湖关系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江湖关系的内涵,论述了长江与洞庭湖泥沙冲淤、蓄泄能力诸因素间相互影响、...
自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受水库蓄水拦沙以及上游来沙减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荆江河道及洞庭湖三口水系水沙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综合分析荆江河段和洞庭湖区水文情势及河床冲淤变化的基础上,针对三峡运用初期的荆江...
针对三峡水库为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动库容调洪的基本原理,编制了瞬时水面线法、普来士曼隐式差分法和三级河网算法三种不同的动库容调洪计算模型,采用三峡水库建成后的实测洪水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技术"项目(项目编号:2016YFC0402200)研究于2016年启动,项目经费11 000万元,其中自筹经费8000万元。项目负责单位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为仲志余...
长江澄通河段江面宽阔,河道多汊分流,在径流、潮流及波浪等多种动力因素的作用下,河势变化较大。随着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深水航道上延工程的积极推进,对澄通河段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在...
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防洪形势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善。但由于长江洪水范围广,峰高量大,部分地区防洪形势仍然严峻。此外,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清水下泄将引起长...
湖泊丰富的水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防洪、灌溉、供水、航运、调节径流之便,同时也为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维护健康湖泊意义重大。长江流域湖泊地区资源丰富,湖泊作为流域的重要组...
以三峡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系统需建立三峡库区和坝下游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根据该系统的特点,将模型分解为三峡库区和坝址至湖口两大子系统,采用水文学方法进行洪水演进计算。经1981年、1983年等典型...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首要任务是防洪。根据“蓄泄兼筹 ,以泄为主”的指导方针 ,规划长江防洪采取堤防、水库、分蓄洪区、河道整治等工程措施 ,并结合非工程措施 ,形成完善的防洪体系 ,其中三峡工程是规划的长江防洪体系...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水情、水系十分复杂, 洪水的模拟也非常复杂, 对目前已开发的具有代表性的水文学模型、水文学与水力学结合的模型及丹麦水力学研究所(DHI)MIKE- 11 模型作了简要介绍和比较。
长江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联系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018年先后视察长江,擘画了长江大保护蓝图,对长江保护与治理赋予了全新内涵,提出了崭新课题...
长江,犹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连接起锦绣壮美的华夏大地。2016年1月、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长江考察,为新航程上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实践路径。作为长江水利科技工作者,我们感到无比幸运与自豪。当...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承担着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任务。工程建成后可确保荆江地区防洪标准不低于百年一遇,大大缓解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为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的华中、华东、华南地区提供...
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其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充沛但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与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特别是人民生活受水旱灾害影响以及农田灌溉缺水问题比较突出,再加上污水无序排放导致水体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三峡工程建成后再遇’98大洪水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分析 CNKI文献
三峡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骨干。在回顾1998年长江大洪水、介绍三峡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和三峡工程防洪调度方式后,分析认为三峡工程建成后再遇’98大洪水,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将大为改善,但防洪体系建设仍需加强。
结合水利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发展规划指标体系的内涵、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指标体系构成和使用方法等进行探讨和研究。
洞庭湖是我国第2大淡水湖,洞庭湖区既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水产等生产基地,也是调蓄长江洪水的重要场所。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运用、1998年大水后的防洪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区的防洪、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