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全球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是调控全球陆地碳循环过程的必要环节和最大难题之一。本文回顾了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的草地土壤有机碳模拟技术——草地土壤有机碳模型的主要技术...
我国传统农业结构不改变不行了——粮食九连增后的隐忧 CNKI文献
粮食既为国民生活所必需,也是战略物资。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必须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无可怀疑的。近几年来,我国粮食九连增,打破了历史记录,全国浸沉在满足喜悦之中。但有人察觉到了其中的某些隐忧①。而笔者担...
草业科学,即草地农业科学,属农学的一个分支.中国草地农业走过漫长的道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具有现代草业的雏形.它参照欧洲、北美和俄罗斯的学术传统,建立了自己的草业科学体系.中国草业科学由3个板块构成,即3类因子...
放牧,草原生态系统存在的基本方式——兼论放牧的转型 CNKI文献
放牧是国内外普遍运用的土地管理的基本手段,至今全球陆地大约半数以上处于放牧管理之下。但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我国当前对放牧管理系统存在很多误解,尤其是把草原的生态恶化、牧区贫困、文化落后都归罪于草原放牧...
近年来,笔者参与的几个项目都处于总结阶段。每一项目都有多人参加,为了避免文件用词发生歧义,笔者就有关的专业词汇做了一些简短界定和说明。写成以后,业内同仁认为虽选词不多,但对草业的深化理解不无帮助,建议公开发...
本研究用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分析了1950-2000年和2001-2050年期间的草原类型演替及碳汇动态。证明中国草地的碳汇主体依次是冻原和高山草地、温带湿润草地、斯泰普草地和半荒漠草地大类,占中国潜在草地总面积的85.5...
关键词: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 / NPP分类指数模型 / 全球气候变化 / 碳汇潜势
下载(3525)| 被引(180)
1生态生产力界定生态生产力一词是由草地生态生产力衍发而来。草地生态生产力(ecological productivity of grassland)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下所表现的生产水平"[1]。笔者于1992年[2]提出这一概念...
"草地农业",简称草业,是兼顾生态和生产、粮食和饲料,适应时代发展,迎接城乡统筹,面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系统,也是破解我国传统"耕地农业"发展难题、优化农业结构的一个里程碑式转变。&qu...
放牧是国内外普遍运用的土地管理的基本手段,至今全球陆地大约半数以上处于放牧管理之下。放牧是由人居、草地和家畜三要素构成的草地生态子系统,其内核为人居-草地-畜群放牧系统单元的健全与稳定。放牧历经原始游牧期...
牛羊肉产业在利用农业资源、丰富膳食结构、繁荣农业经济及维护民族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我国牛羊肉产业正从副业生产逐步迈向专业化生产,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临着供需缺口持续增大、粗饲料资源结构性...
农区种草是改进农业系统、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 CNKI文献
从耕地、粮食与人口关系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其中人的口粮中长期预测不过2亿t,我国自给无虑,而饲料等非口粮用粮达5亿t,现有耕地农业系统难以承担。而国际粮食市场容量不足,价格波动过大,不可依赖。数量巨...
放牧是草原文化的基本元素。保存与传承草原文化,就应以放牧为核心,建立现代轮牧制度。人、草原、家畜是草原文化的3个基本要素,通过放牧这一基本功能,将草原-家畜-人居耦合成一个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系统运行中产生草...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现一个新词——"草牧业"。出现这个新词的上下文是这样的:"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
游牧是草原文化的基本元素。保存草原文化,就要给游牧以适当的地位。游牧是人类最早的仿生学,其合理内核可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不可一概视为落后而废除。草原文化从徒步游牧到骑马游牧,是一大进步,对人类文化的沟通交...
农耕农业是在动物农业之后,现代化农业之前的一个农业生产阶段。黄土高原畜牧文化发生在先,农耕文化后起,两者长期并存,互有消长。数千年期间经过十一个阶段,八次嬗替,最后农耕文化随着耕地农业的稳定而定位于黄土高原...
通过对“粮-猪农业”和草地农业的综合分析表明:在中国饲料用粮成为粮食生产主要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坚持传统的“粮-猪农业”,饲料用粮需求数量巨大,这种传统的农业方式势必对中国的食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建立草地农...
一、农业系统的伦理学结构农业伦理学就是探讨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化过程中发生的伦理关联的认知,亦即对这种关联的道义诠释,判断其合理性与正义性。农业的本质是人们将自然生态系统加以农艺加工和农业经营的手段,...
不违农时是中华民族对农业伦理的本初认知。时是中国农业伦理观的重要元素。时在农业伦理系统中演绎为时序、时段、时宜等符号,并最后升华为际会。时序表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序的时间状态,有间断、延续和连缀,农业的时序...
中华农耕文明伦理观的历史足迹及城乡二元结构伦理溯源 CNKI文献
中华农耕文明的核心是儒、道、佛融合一体,以儒教为主的伦理观。它经过家族关系的自发演化,以礼乐的形态衍发于西周的封建时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城乡二元结构的伦理观萌芽于此初现。商鞅变法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