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区石漠化治理对土壤水分-物理性状的影响——以黔中杠... CNKI文献
【目的】为了更科学系统地评价喀斯特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土壤效应,揭示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土壤水分-物理性状的演变趋势,为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以黔中喀斯特区杠...
本文从植物根际土壤有机质、pH值、养分状况、微生物和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林木根际土壤特性的研究概况,旨在为以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贵阳黔灵山公园夏季不同植被类型城市森林空气颗粒物变化特... CNKI文献
本文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城市森林内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为人们合理安排入园游憩锻炼时间提供理论依据。于2017年夏季晴朗天气对贵阳黔灵山公园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马尾松林3种典型植被类型城市森林内的空...
本文从植物个体和城市森林群落控制PM_(2.5)的能力差异及其时空变化规律方面分析总结了城市森林控制PM_(2.5)的研究现状,并对该研究做了相关展望,以期达到更好的控制PM_(2.5)的目的。
回顾了植物种群构件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从根、茎、叶、芽、枝和生殖构件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构件水平探讨植物种群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并建议今后需要将研究对象多元化,同时开展珍稀濒危和特色经济植物类...
贵阳东郊针阔混交林内外空气颗粒物不同季节的日变化 CNKI文献
为探讨城市森林对空气颗粒物的调控作用,采用同步监测法对贵州省贵阳市东郊针阔混交林林内林外一年四季空气颗粒物进行连续监测(09:00—18:00)。结果发现:(1)贵阳市东郊针阔混交林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日变化整体上近似呈...
以贵阳市常见园林绿化竹种琴丝竹为研究对象,应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分季节测定了不同污染程度的4个地点(城市广场绿地、城市公园绿地、城郊绿地、城郊林区)的琴丝竹叶片对TSP、PM_(10)、PM_(2.5)、PM_1的...
3种木樨科树种叶片滞尘效应动态变化及其与叶片特征的关系 CNKI文献
研究贵州省贵阳市3种木樨科树种桂花、女贞和迎春花叶片滞尘能力,为筛选出贵阳市滞尘能力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提供参考。利用颗粒物再悬浮法测定3种木樨科主要园林绿化树种吸滞颗粒物的能力,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叶片的表面...
比较分析有关生物多样性形成的12种学说,将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因素归纳为环境和生物两个因子,首要是环境因子,其次是生物作用;全球据科学家估计有1400×104种生物,但其丧失速度非常惊人。文中指出目前大约有492种乔...
贵阳市主要绿化树种叶面吸滞颗粒物特征及其时空变化 CNKI文献
【目的】分析贵阳市不同树种的单位叶面积颗粒物吸滞量差异及其时空变化,以期为合理选择高效滞尘绿化树种提供依据。【方法】以14个常见园林树种为研究对象,以贵阳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城郊绿地和城郊森林4个不同污...
生物多样性理论在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CNKI文献
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理论以及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从食物、药物、木材、能源等社会需求的各个方面,论述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的6个主要特点;通过研究喀斯特地区生态...
选择贵阳市不同地点3种木兰科树种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定叶片滞尘能力,并用电镜扫描观察比较叶表面微形态,分析其对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片表面附着颗粒物能力不同,红花木莲最大,深山含笑...
【目的】研究茂兰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养分与化学计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定量评价各影响因子对其的解释程度,阐明群落演替与土壤性状演变间的内在耦合关系,旨在为该区域植...
喀斯特区天峨槭(Acer wangchii)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 CNKI文献
采用TDP(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热扩散探针法,于2012年2月—2014年3月,对喀斯特地区天峨槭(Acer wangchii)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长期连续的监测,并同步监测了林分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太阳辐射(Solar)、风...
阐述了汞的特性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采矿区汞含量的现状,提出了采矿废弃地汞污染的恢复与重建的技术。
喀斯特区石漠化治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CNKI文献
以黔中喀斯特区杠寨小流域为例,分别于2009年、2012年和2018年,对不同石漠化程度下不同工程治理措施、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了动态监测,研究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域内土壤有机质(SOM)、全...
【目的】探究喀斯特森林优势树种小果润楠蒸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分析茂兰喀斯特原生林的水文生态过程及喀斯特地区森林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热扩散探针法和Campbell自动气象站,于2016年...
样地面积对黔中喀斯特石漠灌丛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CNKI文献
在生境要素及植被发育程度相似的黔中喀斯特石漠灌丛林内,一次性完成12个200 m2样地及其中96个25 m2样方的调查,采用改进的巢式样方法研究植物多样性指数值随样地面积增加的变化规律,并为确定植物多样性研究的最小调查...
关键词: 石漠灌丛林 / 植物多样性指数 / 样地面积-植物多样性关系 / 最小样地面积
下载(282)| 被引(2)
研究茂兰喀斯特区不同功能(类)群植物叶片的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揭示其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阐明碳(C)、氮(N)、磷(P)、钾(K)等养分含量与C∶N∶P间的相互关系,探讨N∶P对该区域植物生长的指示作用,以期...
喀斯特森林宜昌润楠蒸腾耗水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CNKI文献
使用热扩散液流探针,于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连续测定茂兰喀斯特森林宜昌润楠的树干液流,同步测定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风速等环境因子,分析不同天气、季节、时间尺度下宜昌润楠蒸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