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黄早四、汶黄、Mo17等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使用国产PCR仪,对玉米RAPD分析中PCR过程的DNA模板浓度,扩增反应的循环数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国产PCR扩增仪(PCR—90AD)的特点,确定了DNA变性,引物和模板DNA结合,引...
应用RAPD分子标记识别苜蓿种群关系傅骏骅K.P.Pauls(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加拿大圭尔夫大学作物系)1990年美国J.G.K.Williams和J.Welsh等先...
抗阿特拉津(Atrazine)转基因大豆植株的田间检测表现 CNKI文献
地面(出苗前)或植株(幼苗分枝期)喷施Atrazine液后,从田间观测及考种结果看,未导入抗性基因的大豆对照株受害严重,或枯死或严重减产;导入抗性基因的大豆植株后代F_4、F_5代基本不受影响,单株产量与未喷液的对照株相近...
RAPD技术在玉米纯系离子束诱变材料中的初步应用 CNKI文献
用RAPD技术检测经离子束处理过的玉米纯系M0的DNA,发现玉米纯系M0在1584~1330bp之间的2092基因组DNA发生了变化。认为运用RAPD分析经离子束处理的材料,是检测材料基因组DNA发生...
利用 RFLP、SSR、AFLP和 RAPD标记分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 CNKI文献
利用 RFLP、SSR.AFLP和RAPD 4种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 15个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对4种标记系统进行比较。在供试材料中筛选到具多态性的RFLP探针酶组合56个...
利用 SSR标记研究了 2 1个玉米 ( Zea mays L.)自交系的遗传变异 ,初步进行了杂种优势群划分。从 69对 SSR引物中筛选出 43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43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 1 2 7个等位基因变异 ,每对...
利用RFLP和SSR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CNKI文献
利用 RFL P和 SSR标记对 2 9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筛选出 56个多态性 RFL P探针酶组合 ,6 6对多态性 SSR引物 ,分别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 187个和 2 32个等位基因变异。两种方法比较表明 ,SSR标记的平均多态...
利用 RFLP、SSR、AFLP和 RAPD分子标记对 1 5个玉米 (Zea mays L.)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 1 0 5个双列杂交组合的产量及特殊配合力的相关性 ,探讨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利用RFLP标记研究了 13个玉米 (ZeamaysL .)自交系的遗传变异。从 30对探针 /酶组合中筛选出杂交带型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的 2 4对组合 ,在 13个自交系中获得 85个等位基因杂交片段 ,平均每个位点为 3.3条 ,平均多态...
抗Atrazine基因导入黑龙江大豆品种及其表达和遗传 CNKI文献
用子房直接注射法将抗Atrazine基因导入了24个黑龙江大豆品种(系)中。经两次叶片涂抹法检测证实,对Atrazine表现出抗性的植株达29.4%~43.7%。进一步用PCR法检测证明,在99份导入抗性基因的材料中有5份(内有F_1代,F_...
抗atrazine转基因大豆的抗性遗传及某些生理、农艺性状 CNKI文献
抗atrazine基因导入大豆植株后不仅在F1代获表达,且已遗传到后代(199年已至F7代)。通过正交与反交试验证明,其F1代植株对atrazine的抗性性状均与其母本性状一致,即该性状为母系遗传,为...
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农业科研中的应用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分子标记样品的代表性如何将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分子标记的取样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以玉米自交系为样品,进行分子标记分析时的...
利用 35个SSR引物和 14个玉米自交系直接比较了 3%Metaphor琼脂糖凝胶和 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SSR位点多态性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凝胶系统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目和基因多态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12 %聚丙烯酰...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我国目前推广杂交种的15个主要亲本自交系进行了类群划分。从105个引物中筛选出对15个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自交系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的引物6个,它们是E-17、G-14、F-14、N...
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与杂优模式构建的初步研究 CNKI文献
以15个来源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及其105个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通过RAPD分析技术及试验材料的多点田间鉴定,初步研究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和利用模式的构建。根据RAPD分类与杂种优势分类、系谱追踪的比较研究,认...
采用RAPD分子标记、表型和杂种优势聚类分析法对玉米自交系... CNKI文献
以15个我国生产上常用的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表型性状、杂种优势和RAPD分子标记三种聚类分析方法对玉米自交系的组群划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表型聚类因以表型性状为依据,受环境影响较大,其聚类...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目标基因定位提供了新手段。本文在McMullen和Simcox(1 995 )的研究基础上综述了近几年来玉米抗病虫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最新研究结果 ,发现这些抗性基因或数量性状位点 (QTL)均不同程度地连锁在一...
我国有丰富的野生稻资源,野生稻中蕴藏着对水稻病害的广谱抗源,是培育多抗水稻新品种的抗源。但水稻与野生稻杂交,特别是与 2n=48的野生稻杂交更为困难,得不到有正
多效唑是八十年代新开发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属于三唑类化合物,在生产上用于减轻作物后期的倒伏己有明显成效,其主要作用是控制作物株高以增强其抗例性,在合理用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