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深度学习"在当前学科教学改革形式下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在初中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深度学习。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地图”是地理教学...
前言就保证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科内容而言,为每一个学科建立课程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就某些学科开展了这个工作,但不包括地理学科。然而,从事地理教育的学者、大学讲师和中学地理教师们认识...
3.2"空间定位"能力标准空间定位技能主要是通过学校地理课程来养成的。学生在地理课中获得基础的地形知识和技能。定位能力的要素之一,是不同空间尺度中的地形定位的基础知识,例如,知道大陆和海洋、欧洲国家...
地图产品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地理学科中使用非常广泛,作为国家版图的缩影,地图是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国家版图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主权方面的意志和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外交立场,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
地图素养、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及地理技术素养等共同组成了地理素养,而地图素养既属于地理素养的基本范畴之一,又是地理素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就地图素养本身而言,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地图知识、地图技能...
地图是人们认识周围环境及世界的重要工具,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学习要求,积极探索小学生地图素养分段培养的实施策略,并从地图知识、地图技能、地图意识和地图情感等维度科学构建其指标体系,有助于...
我国关于课堂时长的长短课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根据学科差异、课程整合等,打破40或45分钟的固定课时,运用长短课时进行教学改革,有助于盘活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多样课程群落。
"素养",就其本义而言,是指经常修习和教养,亦称修养。往往泛指一个人在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早期人们对"素养"(literacy)的界定只是用来描述人们阅读书报杂志的识字能...
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实施问题 CNKI文献
2012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各科义务教育阶段的新版国家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并将掀起一次重新学习课标、理解课标的热潮。
关键词: 地理课程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
下载(162)| 被引(3)
专家点评:构建开放、生动、智慧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形态 CNKI文献
形态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课堂教学形态是基于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课堂教学表现形式。本课例中,罗春老师很好地落实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基础"和"构建开放...
"互联网+",可谓当下最时髦的词汇,尤其在经济领域中,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乃至国家的各项重大战略等,种类繁多的以"互联网+"冠名的各种称谓令人目不暇接。"互联网+"的内涵,就是&q...
国家版图意识作为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体现,理应得到强化,其中贯彻执行《地图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十分关键。如何在地理学科中营造宣传本条例的良好氛围,切实开展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笔者提出三点建议。1.完善课标和教材...
笔者在《上海教育科研》88年5期上撰写了“现行乡土地理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文,时隔不久,我省举行了“四川省乡土地理教材评优会”。在这次评优会中,共评出获奖教材55种,其中一等奖10种,二等奖20种,三等奖25种。通...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如何配合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在中学地理学科进行相关知识的渗透,这对于学科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校本研训是推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研讨的实效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而民族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人文风俗、文化差
第一卷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选对一题得1分。1.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太阳 B.比邻星C.水星 D.月球...
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学生应该了解本乡本土的地理环境、农业、工业和交通情况,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志向.大纲规定:乡土教材,均由县(市)教育部门制定、编写,由省(自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革命。素质教育是指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而实施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面向全体学生,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冯忠跃 张白峡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8年09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