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上游阶地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第四纪构造活动的反映 CNKI文献
黄河中上游河段是横贯整个“柴达木 -祁连山活动地块”的贯流水系。通过对青海共和至宁夏石嘴山段长约 180 0km的黄河中上游阶地的系统考察、阶地剖面实测和年代测定 ,绘制了该河段的阶地纵剖面图。综合分析各段的阶地...
文中定义了祁连山活动地块的边界,列表给出了近十几年来在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其内容主要包括:活断层的编号、名称、产状、主要的地质地貌标志、活动年代、断层分段、断层滑动速率、古地震及其...
1920年12月16日海原8.5级大地震的伤亡人口再评估 CNKI文献
本文重新整理了 192 0年海原 8 5级地震的历史资料 ,归纳出关于该地震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有关的 6种重要基础资料 ,并对它们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作了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 ,为了做进一步的相互补充和印证 ,对该次大地...
地质证据和微地貌证据表明,全新世以来海原断层共发生过五次8.5级左右的大地震,1920年海原大地震是它们中最晚的一次。其它大地震的~(14)C年代分别为距今3680±60年;距今6300±70年;距今7830±>103年(...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丰富 ,是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及世界地震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我们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我国的地震历史记载并不完备 ,如 :历史地震...
祁连山活动地块东北部活动构造的定量研究与大地震危险性分... CNKI文献
祁连山中东段的范围东起宁夏固原,西至青海祁连县以西的托莱山一带.该区曾发生过1920年海原8.6级地震,1927年古浪8.0级地震,近期还发生过一系列中强地震,如1986年门源6.4级、1990年景泰—天祝6.2级、1995年永登5.8级等...
本文根据强震区域分布特征与大地貌的相关性,127个地震断层面解,18个大地震破裂带资料和地震断裂带的平均滑动速度等方面的资料,提出了中国大陆地震应力调整场动态模型。最后,基于此模型讨论了中国地震活动性问题。
本文在对海原断裂带西端的四条断裂基本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断层几何,历史地震破裂带及古地震资料等对断裂进行了破裂分段研究,进而利用时间可预报模式的指数震级分布和特征地震模型对各断裂段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序列模型确定了断层带内中强以上地震的时间、强度和位置三方面的非随机性,从而导致了地震序列的特定性。本文按地震序列模型重演了鲜水河断裂带过去约一百年的地震序列,各次地震的时间偏差不超过其重复周期的10%...
1920年海原8.5级地震沿海原断层形成了一条长达215公里的新的地表破裂带,破裂带由7条不连续雁列断层段组成,破裂带最大水平位移为17m,平均水平位移为7.07m,最大垂直位移为5m。位移分布的不连续性与断层的不连续性是相...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陆东经97°以东地区,1972—1978年发生的17,000多次M≥2.0地震的活动率(d值)和震级-频度关系(b值)的时空扫描,研究了我国大陆的微破裂过程及其与大地震的关系,并认为区域性的b值扫描图在很大程度...
2000年作者在进行黄河中上游河谷阶地考察时,在兰州刘家峡水库西侧祁家大坡公路边路堑壁上,发现一古象门齿化石.化石产出剖面位于黄河Ⅵ级阶地后缘,其海拔高度为1880m,拔河228m.阶地为基座阶地,剖面描述如下:基座为...
为查清海原断层全新世活动特征,今年六月我们在景泰南三塘上东南约2公里处大沙沟(间歇性河流)横穿海原断层的地方,开挖了探槽。
青海共和至甘肃兰州黄河河谷地貌的形成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 CNKI文献
依据共和至兰州黄河河谷大量的实测数据,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构造作用对该区河谷地貌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河谷地貌的抬升速率揭示出两次新构造事件:一次发生在20万年B.P.至15万年B.P.;另一次发生在1万年以...
应用“构造-气候旋回”年代学方法确定河流阶地形成时代的初... CNKI文献
应用“构造 气候旋回”年代学方法确定了祁连山地区河流阶地形成时代和抬升速率 .探讨了应用该方法确定阶地形成时代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应用该方法确定河流阶地形成时代基本可行 ,只是对于低级阶地形成时代的拟合结...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的确定和地震危险性... CNKI文献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估方法是最近 10a来逐渐发展起来的 ,是一种将已获得的定量地质资料运用于活动断裂中—长期地震潜势概率评估的方法 ,从而使得在缺乏历史记载或仪器记录资料 ,但已获得断层平均滑动速率、同...
阐述了基于泊松模型以及时间相依的特征地震模型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以祁连山中东段为例 ,对 2种不同模型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结果做了对比研究 ,指出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在理论上可能更...
根据对冷龙岭断裂重点地段的野外调查 ,研究了该断裂的几何特征及滑动速率 .结果表明 :该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断层 ,由一组近于平行的次级断裂所组成 .按总体特征可将该断裂分为 3段 .中更新世以来各时代的断裂平均滑...
从地貌和新构造的角度实际考察了龙羊峡,建立了共和盆地和龙羊峡地区构造抬升和变形的几何模型。根据模型笔者认为,黄河溯源侵蚀到达贵德盆地之后,龙羊峡西段由海拔3000m的夷平面封闭共和古湖,共和盆地周围的水体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