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城市绿化物种选用的突出问题是:植物种类普遍偏少,多样性贫乏;地域性特征不明显,城市之间雷同;引进外来物种缺乏前期试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面...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阐述了全球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在城市规划及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从而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风景园林在...
评述了近十年来有关植物花青素的基因克隆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植物花青素代谢途径及其主要酶类的作用之研究已较为成熟,一大批调控植物花色的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已被克隆。利用外源基因导入、反义基因及共抑制原理...
本文着重对园林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尤其对园林多样性、园林地方特色与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健全体制、改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等积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议。
对包括野梅、半野生梅、栽培果梅和桃、山桃、光核桃、杏、山杏、藏杏、洪平梅及李等共41个分类运算单位(OTU)选用37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梅种内可聚力杏梅、常绿梅、品字梅、毛梅、小梅、长梗梅、...
通过文献阅读、标本查阅及实地考察,发现了梅的一些变异类型,提出了梅的地理分布格局,对梅分布的历史变迁作了探讨。川、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另外还有一些亚中心,在对梅种群数量和变异类型研...
根据国内外花卉业状况的比较,分析了目前花卉业生产中的问题及错误倾向。根据我国特点,针对目前花卉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本文重点阐述了全球气候变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在城市规划及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从而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园林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角色与使命进行了阐述,园...
对梅的野生种及果梅、花梅栽培品种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α—淀粉酶及酯酶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受试类型都有基本相似的特征酶谱。野生梅、半野生梅、单粉垂枝梅和淡晕宫粉梅较为原始,白须朱砂梅和送春梅较为...
梅是花果兼用的优良园艺树种.本文回顾了梅的研究历史,从梅的植物学分类、花梅研究、果梅研究、梅的起源及进化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都作了较为详实的述评,提出了梅研究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今后研究需要加强之处.
包满珠 陈俊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2年S4期 期刊
鄂西南地区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初报包满珠,陈龙清,鲁涤非(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武汉430070)关键词观赏植物,种质资源,鄂西南地区APreliminaryReportonGermplasmResourc...
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是梅起源及其分布的中心。1989年底至1990年6月笔者对滇西北和川西南部分地区的梅资源进行了两次调查。调查范围包括云南省腾冲、保山、大理、洱源、鹤庆、丽江、嵩明等县、市和四川省西昌...
现代花卉产业的一场革命——基因工程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 CNKI文献
多年来,育种学家及爱好者利用传统的杂交育种及定向选择育种,培育出了大量观赏植物的新品种,但这种育种方法有其局限性: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变异频率较人类所需要的要小得多;人工诱变虽然提高了变异频率,但结果仍不够理...
在目前水资源普遍短缺的形势下,应该大力提倡建设节水型园林。现在,绿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已达成社会共识。但是,在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中却存在不少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在我国600多个城...
不同类型梅的花粉形态及其与桃、李、杏的比较研究 CNKI文献
本文报导了梅的14个不同类型及其与桃、李、杏花粉形态比较研究的结果,并对花粉形态所揭示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著者认为,梅不同类型间花粉的明显差异,充分说明梅起源的多元性;梅与杏亲缘最近,桃次之,李较远.花粉形态...
包满珠 陈俊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2年S4期 期刊
梅花是我国人民钟爱的传统名花.经过数千年的栽培和人工选择,梅花品种数量日渐增多.据估计,全国现有梅花品种将近300个,仅武汉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就有品种150个左右.品种既是人类育种的成果,又是育种的原始材料,可用来培...
我国川、滇、藏部分地区梅树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CNKI文献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对我国云南、四川和西藏的部分野梅类型、半野生梅的主要类型以及一些有极高应用价值的果梅及花果兼用梅类型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综合分析梅树种质资源保存及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以23个香石竹品种为材料,从物候期和表型性状两个方面对香石竹表型多样性进行研究,旨在为香石竹的资源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标准型香石竹品种与射散型香石竹品种之间差异较大;标准型香石竹品种间差异...
1几个关系1.1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城市的整体性城市与郊区的衔接生态系统构建大范围的规划
在纪念陈俊愉院士逝世一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CNKI文献
陈先生虽然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但是在我心里感觉陈先生还是活着,觉得陈先生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学术思想这个角度,张先生已经总结的非常到位了,我就谈一下我对陈先生治学,从事学术研究的感受。首先我觉得陈先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