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泉州湾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和检测,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
以2000和2004年同安湾水产养殖业、沿湾工业、船舶运输业、农业和城镇生活污水及东、西溪径流的氮和磷有机污染物对湾内的排放量,估算水产养殖污染占总体污染的比例,以期水产养殖业者正视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和人们对...
以海域无机氮(N)和无机磷(P)输入与吸收的平衡原理,通过2000~2001年对厦门大嶝岛海域海水交换、沉积物释放、陆地和江河径流排放、养殖动物和野生海洋动物排泄等项无机氮和无机磷输入量的调查、检测,浮游植物、潮滩微...
对厦门大嶝岛海域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潮下带、潮间带和吊养区非养殖滤食性动物生产量、养殖贝类的滤水率、有机碳含量和贝类含壳重与鲜组织重的比值等模型参数的调查测定和检测分析,采用营养动...
以初级生产力为基础 ,应用营养动态模式和沿岸海域能流分析模型 ,估算东山湾贝类年生产量分别为 2 6 9331t和 2 9576 7t ,平均 2 82 54 9t.扣除潮间带、潮下带和吊养区浮筏、附着基及延绳上附着的非养殖滤食性附着动物...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现场对位于南海南部的罗源湾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养殖贝类和野生滤食性动物滤水率、潮间带和...
福建沿海几种鲱、鳀科鱼类生长与死亡参数及其变化 CNKI文献
对福建沿岸海域的鳓鱼、黄鲫、斑鰶(2000~2005年)和裘氏小沙丁、长颌棱鳀、黄吻棱鳀,赤鼻棱鳀、花鰶(1990~1991年)的种群结构参数(包括叉长,体质量和年龄组成与结构)进行测定.研究各种群的生长参数(L∞、m∞、k、t0t、...
以初级生产力和渔业统计资料为材 ,分别应用Tait沿岸海域生态系能流分析法、营养动态法和Cushing等 3种模式 ,估算厦门沿岸海域的渔业资源自然生产量。同时 ,分别应用Schaefer和Fox两种剩余产量模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和...
通过现场对诏安湾叶绿素a含量、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养殖贝类和野生滤食性动物滤水率、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获...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多鳞鱚生长、死亡参数及种群动态 CNKI文献
以2001~2003年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底拖网渔获物采集的多鳞鱚样品,进行渔获群体结构和生长与死亡的研究,并从生态学参数的变化探讨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多鳞鱚渔获群体叉长范围65~237mm,优势组131~150mm,平均134.5mm,体...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根据调查所获得的有关闽南—台湾浅滩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资料,检测了该海域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测算了生态效率,检测了 52 种主要经济鱼类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采用营养动态模型...
卢振彬 戴泉水... 《热带海洋学报》 2005年01期 期刊
关键词: 鱼类资源 / 生产量 / 最大可持续开发量(MSY) /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197)| 被引(19)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生产力和最大持续产量 CNKI文献
应用营养动态模式和Cushing模式估算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生产力分别为 3 0 6.0 9× 10 4t和3 0 3 .84× 10 4t;Gulland和最大持续产量Yms简单模式估算该海域的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 15 5 .0 6× 1...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鱼类及其不同生态类群的资源生产量 CNKI文献
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历次海洋科学调查所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并于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组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52种主要经济鱼类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的调查、分析和检测,获得相关...
福建近海主要经济渔业生物营养级和有机碳含量研究 CNKI文献
本文研究了福建近海52种鱼类、6种虾类、4种蟹类、1种虾蛄和4种头足类的食性和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营养级以鱼类最高,为2.1~3.7级,平均2.65级;头足类为2.04~2.88级,平均2.60级;蟹类2.38~2.73级,平均2.5...
1994年 4~ 9月调查结果表明 ,东山湾海域霞水母的密度高峰期出现在 6月 2 5日~ 7月 10日 ,生物量高峰期在 7月 10~ 8月 5日 ;群体的伞径分布范围 15~ 5 80mm ,平均 2 4 7.4 8mm ,体重分布范围0 .4~ 10 2 5 0 g ,...
通过现场对湄洲湾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滤水率和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潮间带、潮下带底栖滤食性动物和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的现存量等生态参数的调查和检测,采用营...
以历次海洋科学调查在闽东渔场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主要经济鱼类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模型参数的调查和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
为了评估台湾海峡南部条尾绯鲤的种群资源现状,2000-2002年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船采集的条尾鲱鲤样品,进行其种群结构和生长与死亡的研究,并与1977、1994年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探讨种群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条尾...
本文研究了福建近海20种鱼类的种群结构、生长和死亡参数及其开发比率,并且计算了最佳捕捞规格和最小可捕标准;重点分析了5种主要经济鱼类生态学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从捕捞对经济幼鱼幼体损害的严重性,指出实行最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