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泥沙运动有其独特的规律,需要采用高分辨率的观测手段进行系统的现场观测,以此发现河口流速和泥沙分布结构,进而探讨其形成机制,应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通过定点和走航式观测长江河口不...
潮汐河口断面悬沙通量组分模式及其在长江口的应用 CNKI文献
断面泥沙通量估算的误差主要来源于计算方法、测点布局等,通量模式应该建立在通量估算统计误差最小的原则基础之上.在断面网格设计中采用统计误差最小的等面积单元网格,在泥沙通量估算中采用泥沙组分浓度,在流速变量插...
长江河口北槽抛泥作业状态下的悬沙浓度分布与扩散过程 CNKI文献
在长江河口北槽抛泥过程中 ,应用ASSM Ⅰ型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观测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结合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走航式断面流速测量。研究发现 :( 1 )泥沙浓度垂向分布形成至少三种结构类型 ,即上小下大的“L”型...
黄茅海河口湾泥沙输移研究——兼论McLaren模型在河口中应用... CNKI文献
以珠江黄茅海河口为例,使用1988年4月、1992年洪、枯季表层沉积物颗粒分析成果,根据泥沙粒径统计特征值,运用McLaren模型分析河口泥沙输移趋势,并结合水动力及水下地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泥沙来源...
沙坝和沙脊是广泛发育于河流、河口海岸与浅海陆架的大尺度泥沙堆积体 ,由于发育环境和动力过程的不同 ,它们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动力过程、形成机制和预测理论模型等方面分别评述了河流沙坝、河口...
西江崖门出海航道疏浚工程实行建设监理制,这在广东省航道工程建设中尚属首次。本文阐述了施工监理过程中系统控制及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初步尝试,并首次提出在航道工程施工监理中要对施工单位管理活动和施工作业的...
基于小波变换的水沙关系特征分析:以长江大通站为例 CNKI文献
根据长江大通站近50年(1957~1999年)的水沙数据,利用复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水沙时间序列多尺度小波特征,建立了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水沙关系式。分析结果显示:(1)大通站水沙序列年内洪、枯季周期波动最为显著,流量的长周...
利用座底三脚架观测系统于2012年洪季对珠江黄茅海河口湾底边界层沉积动力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建立了基于现场ADV探测的高频泥沙声学反演方法,分析了泥沙浓度、泥沙扩散通量及泥沙扩散系数随潮汐变化的特征,探讨了泥沙...
局部地形对于河口动量和能量平衡有重要作用,影响了潮波性质和物质输运特性。选取珠江河口崖门这一典型的地貌单元,通过水尺和座底式支架的观测,对其特殊地形边界影响下的动力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过水面积的...
河口底边界层过程是河口海岸研究与工程应用中的重要内容。三维点式高频流速仪(ADV)已经成为湍流现场观测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然而受测量状态、复杂的波流环境、底床几何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湍流观测的后处理目前还不成...
对珠江高要、石角站近50年(1957—2000年)流量、含沙量和输沙量月均时间序列利用复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水沙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在流量的特征时间尺度上分段建立相应的水沙关系,结果显示:(1)两站水沙时间序列...
2012年洪季对珠江黄茅海河口湾侧向动力结构与泥沙输移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采用动量平衡和泥沙通量机制分解等方法,分析了河口流、温盐和泥沙侧向分布特征以及泥沙输移过程,探讨了侧向动量平衡与泥沙输移机制。洪季黄...
通过在珠江黄茅海河口进行的25 h定点连续观测,分析了潮流底边界层在憩流时刻的动力特征。结果表明,憩流期非恒定性增强,改变了平均流和湍流结构。主要表现:1)平均流结构出现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是对数分布(摩擦力主导)...
Estimation of Bed Shear Stresses in the Pearl River Es... CNKI文献
Mean and fluctuating velocities were measured by use of a pulse coherent acoustic Doppler profiler(PC-ADP) and an 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 in the tidal bottom boundary layer of the Pearl River Es...
舟山海域陆源溶解有机质变化及其对近岸羽状流的响应 CNKI文献
2007年夏季在东海舟山海域河口锋区开展了陆源溶解有机质的调查研究。测定了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在激发波长370 nm/发射波长460 nm处的荧光强度和在λ=355 nm处的吸收系数,用于代表陆源CDOM浓度,并测定了荧光指数以指...
对于现场多要素水文综合测量,多个厂家仪器设备的通讯结构与协议往往存在明显差异,这将直接影响测量质量,甚至导致测量任务失败。为了有效地保障测量项目的顺利展开,本文以多波束系统为例,开展测量系统通讯结构设计,提...
伶仃洋ZK19孔晚第四纪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CNKI文献
依据对珠江口伶仃洋海域ZK19孔岩芯材料的沉积学、年代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该海域古环境演变特征。该孔以末次盛冰期风化层为界,存在2个沉积旋回和2次海侵事件。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主量元素(Al2O3/Na2O值、Mg...
以长江口南支、新桥水道、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洪季水沙资料,研究了长江河口涨、落潮槽的水沙输运机制,探讨了不同河槽的各种动力因子对水沙输移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落潮槽的欧拉...
利用2016年夏季长江河口现场水文特性与湍流微结构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河口水体温盐结构、层化发育、湍流与混合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长江河口水体密度层化结构明显,根据各层水体密度梯度差异,可将水体分为底部混合层...
伶仃洋ZK19孔全新统有机物δ~(13)C和C/N值特征及东亚季风演... CNKI文献
为了深入探讨珠江河口区全新世东亚季风演变历史,对珠江口伶仃洋海区ZK19孔全新统开展年代学、有机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多指标的研究。年代测试结果分析显示:钻孔早、晚全新世沉积完整,缺失高海平面期的中全新世沉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