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沉积物中重要蕨类孢子和微体藻类的古生态环境指示意... CNKI文献
类型丰富的蕨类孢子与微体藻类在第四纪沉积物中频繁出现,然而对其中的大部分蕨类孢子和重要微体藻类所蕴含的古生态与古环境信息仍缺乏深入分析与研究.论文详细地总结和分析了其中的7种(属)重要的化石孢子和微体藻类...
第四纪地层中壳斗科植物花粉化石及其与气候地理条件的关系 CNKI文献
壳斗科植物花粉化石是被子植物花粉化石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在地史上自第三纪以来一直是中国各地质历史时期中植物区系的一个主要成分。据初步统计,我国第四纪地层中共发现壳斗科花粉化石有6属:Castanea,Castanopsis,...
青藏高原中部的草甸/草原混合生态群落,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孢粉记录显示草原发育时期,莎草减少,区域气候是相对干旱的,在时间上对应季风相对弱的时期.依据唐古拉山垭口湖、阿洪错和错那3个淡水湖泊钻孔孢粉分析,定量...
唐领余 沈才明...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年05期 期刊
关键词: 草甸/草原混合生态群落 / 孢粉记录 / 生物气候代用指标 / 青藏高原中部
下载(930)| 被引(48)
黄土高原西部4万多年以来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 CNKI文献
采集甘肃静宁、定西、秦安等地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几个黄土剖面的孢粉样品,分别以晚更新世每个样品分辨率200—300年,全新世20—200年,揭示了黄土高原西部4万多年以来古植被曾经历过草原、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针叶林...
陇中黄土高原全新世植被变化及干旱事件的孢粉记录 CNKI文献
甘肃定西、秦安等地5个全新世黄土沉积剖面的孢粉记录,分别以每个样品分辨率为200—20 a,揭示了研究区1万多年以来古植被曾经历过草原、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针叶林或温带森林以及荒漠草原几种植被的多次演化过程.大...
末次盛冰期以来西藏东南部的气候变化——西藏东南部的花粉... CNKI文献
从西藏东南部的海登湖和仁错两个封闭湖泊的钻孔岩心中得到良好的AMS14C测年及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和邻近区域的资料对比揭示了研究区末次冰盛期晚期以来的气候记录大约20000~14000cal.aBP期间,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以耐...
根据青藏高原 30个点湖泊的孢粉记录综合研究显示 :在进入全新世之前 (12kaBP以前 )除最东南部外 ,高原从东到西均发育为荒漠草原植被 .全新世早期 (12~ 9.0kaBP)高原东南部 (10 4°~ 98°E)为落叶阔叶林 /...
从青藏高原目前已知的60余个剖面和钻孔揭示的大量古植物资料来看,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强烈隆升、地质事件及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植被发生显著的变化。中新世进入上新世,植被由森林型变为草原型。在中新世...
青藏高原许多湖泊钻孔、泥炭剖面等所揭示的花粉记录为重建当时的古气候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应用这些资料探讨青藏高原东部末次最大盛冰期植被和气候.大约25~15kaBP前后西藏东南部、川西若尔盖及青海柴达木和...
全新世青藏高原的花粉记录,反映高原东南部和西北部截然不同的孢粉类型。东南部主要为常绿硬叶种类(Lithocarpus/Castanopsis,Cyclobalanopsis,Eiraceae,Aral...
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沉积地层比较典型,本文利用密集采样进行孢粉分析,以数值方法——对应分析,重建该地区1万年来气候变化序列,结果表现出7次暖期和6次冷期。其中8500—3700aB。P。是全新世高温期,年平均气温高出...
西藏普若岗日冰帽15世纪以来植被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 CNKI文献
本文提供西藏普若岗日冰芯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证实普若岗日冰帽15世纪以来植被主要经历由寒冷干旱荒漠草原向寒冷潮湿的草甸草原和温暖干旱草原发展的演替过程。在大约550年来植被与生态环境变化中,明显出现AD1500—...
文中描述近年来在不同地区第四纪地层中发现的20多种类型菊科植物花粉形态特征,主要有3大类型:外壁具刺型、外壁内部具基柱型和大网胞型。并对它们的植物亲缘关系进行分类探讨。这些类型的化石花粉的植物关系都可归属...
该文研究了云南勐海地区两个湖相沉积钻孔中的孢粉植物群,恢复了当地古植被主要是以山毛榉科中的热带、亚热带属种组成的常绿阔叶季雨林和山地雨林;反映该地区距今4万年来气候变化经历了温暖干燥、凉湿和温和凉爽的波...
青藏高原东南部18ka以来气候与水文变化(英文) CNKI文献
青藏高原东南部众多封闭小湖的湖相沉积记录着重要的地理信息 ,是恢复当地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的理想材料。西藏海登湖和仁错高分辨率的花粉组合 ,AMS1 4 C测年及磁化率和有机质含量测定 ,揭示了研究区与印度季风密...
西藏几个小湖钻孔剖面高分辨率花粉分析结果显示 ,研究区 1 6kaBP以前为荒漠草原 ,气候寒冷干燥 ,冬天气温比现今低 7~ 1 0℃ ,年降水量仅为现在的 40 % . 1 2kaBP以后气温逐渐升高 ,降水逐渐增加 ,出现木本植物 ,在...
西藏东南部封闭湖泊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反映,在16 ka BP以前花粉组合以藜科(Chenopodiaceae) 和蒿属(Artemisia) 为主,花粉浓度很低,应为荒漠草原植被。当时气候寒冷干燥,1 、...
长江中下游地区7500—5000aB.P.气候变化序列的初步研究 CNKI文献
孢粉分析方法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古植被类型,而各植被类型只能在一定的气候指标范围内生长。本文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利用现代植被生长的基本气候指标和有关气象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7500—5000aB.P.的孢粉资料进行处理...
一、前言共和盆地南北两侧为鄂拉山和青海南山及它们的东延余脉,西邻柴达木盆地,东迄西倾山脉,为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大型断陷盆地。盆地内发育良好的新生代地层。第四纪岩性岩相总的特征是:中下更新统共和组为一套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