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钱锺书学案的“暗思想”——打通《宋诗选注》与《管锥编... CNKI文献
钱锺书作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的大人物,之所以迟迟未被公认为是重量级的"思想家",究其因,是不对钱1955年始撰《宋诗选注》至1975年《管锥编》脱稿——这长达20年的学思历程作深度阅读,便无计破译钱在特定语...
林毓生与王元化“反思五四”——兼论王元化学案“内在理路... CNKI文献
如何把"五四精神"(作为价值存在)从"五四思潮"(作为思想史存在)中打捞(提纯)出来?这是王元化1990年代反思的重大选项之一。其要害是追问激进主义思潮对百年国史的深层负效应,且将其概述为五四先驱...
论知青叙事的两种文学记忆——兼及陶东风的文化批评伦理 CNKI文献
陶东风著作《文化研究与政治批评的重建》,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和"文学与记忆"的角度对知青叙事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说。这只是陶著的一个部分。本文专论其"知青叙事的文学记忆",要点有三。其一,...
学术史提问与“新世代”焦虑——兼回应王建疆教授 CNKI文献
"学术民族主义"思潮在大陆美学(文论)领域绵延20年,对此,笔者有三点看法:一是不宜将自己在海内外遭逢的专业性尴尬放大为"东西方文化不平等"的标志,可能它只具"学科性",不具"民族...
反映论与钱钟书《宋诗选注》——辞别苏联理论模式的第三种... CNKI文献
考辨一个学术名家有否思想家的独立品格,关键是看他在特殊历史时段能否于思维方法层面规避强制性主潮,而为学术史留下难得的尊严。正是在这意义上,钱钟书1958年问世的《宋诗选注》,其价值绝不限于古代文学论域,更是在...
反映论与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中国文论学科的方法论... CNKI文献
把反映论与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的关系,当作考辩中国文论学科方法论源流的一个聚焦,这对有百年学术记忆的亲历者暨反思者来说,既是久违的念旧,也是陌生的重读。比如说,从毕达可夫到以群因受制于哲学反映论对文艺的...
“生命之敞亮”说及其深度再塑——论刘锋杰通释王国维“境... CNKI文献
王国维"境界"说被海内外学界同仁所深究已逾百年。但几乎所有研究者皆忽略了"古今之大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那个"大字",王国维著名"人生三境"之精神高度不免有被矮化或世俗...
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 CNKI文献
著名学者夏中义教授为辅导学生富华撰写关于余华的论文,而读了大量余华的作品,心动之余便调整了自己的研究计划,以此用心读了一年的余华,用心写下扎实的四万字评论,而且批评坦诚而尖锐、很见精神,这不正是当下学术打假...
青年马克思与中国第一次“美学热”——以朱光潜、蔡仪、李... CNKI文献
朱光潜,这位毕生献给中国现代美学建设的尊者,他在中国第一次"美学热"中,扮演了思想者的角色。他是当代思想史上很早引用,继则系统阐述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先驱。当蔡仪、李泽厚将列宁《唯物主义与...
故国之思与泼墨云山境界——论张大千题画诗的心灵底蕴与其... CNKI文献
张大千的泼墨云山在20世纪60年代便惊艳世界,然海内外至今未见有学者对其作"文献—发生学"的解读,这亟需观者在赞美画面的"苍浑满目"、"幽润拂面"、"沉凝心迹"之余,进而追问...
反映论与“1985”方法论年——以黄海澄、林兴宅、刘再复为... CNKI文献
"1985"年是80年代文论这出学术史剧的第一高潮,是"思想解放"运动唤醒的文论之春。黄海澄、林兴宅、刘再复等代表性人物护卫文学在学术论域的尊严,正本清源,从"系统论"对"反映论&q...
自由观念的中国面孔——论陈寅恪、吴昌硕对陶渊明的思想认... CNKI文献
远在"五四"新文化启蒙之前,中国面孔的自由观念早在儒生—知识者群落流播甚久。若以1919年"五四"为时间下限,则从陶潜(369~427)算起,它已流传近1500年;从苏轼(1013~1101)算起,它已流传900年;从龚...
释陶渊明:从陈寅恪到朱光潜——兼及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 CNKI文献
《陶渊明》是朱光潜毕生著述中,仅有的一篇作家论。本文从陈寅恪与朱光潜"释陶渊明",是"外儒内道"还是"儒大于道"的不同路径楔入,尝试对陶诗作编年史阅读,即把陶的诗歌创作史,当作其心...
学术遗民情结的两代诗证——从《陈寅恪诗集》到钱锺书《槐... CNKI文献
在中国学术史上,陈寅恪、钱锺书属辉映中国学术苍穹的双子星座,谁也无法遮住其光芒。若置于"学术遗民情结"一案,他们之间则有更多、更耐人寻味的可比性,即他们的思想轨迹皆含有从"我是谁"→"...
古典文论的现代解释伦理——以刘熙载《艺概》研究为探讨平... CNKI文献
以刘熙载《艺概》的当今研究为平台,来探讨古典文论的现代解释伦理,有两个意图:一是谨防谈古籍的现代解释伦理时空对空,不接地气,酷似无靶漫射;二是确实想为包括《艺概》在内的古籍今释觅一新路,以举一反三。假如&quo...
从《人境庐诗草》到《静庵诗稿》——对钱钟书《谈艺录》的... CNKI文献
学术史意义上的"照着说"与"接着说",是期待后学在领悟先哲在给定论域所达到的高度(峰值)之同时,不妨追问其相应的限度(边界)。这落到《谈艺录》对黄遵宪与王国维的诗学抑扬一案,也就呈示钱钟书的...
“纯文学”与中国文学批评史观——重估郭绍虞、朱自清、钱... CNKI文献
在考辨"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学术界应对西学(方法)与中国经验(对象)最靠谱的方案是从学术史遴选典型公案。由此观之,郭绍虞、朱自清、钱钟书三位大家在1930年代围绕"‘纯文学’与中国文学批评史"...
“隐逸诗”辨:从田园到山水——以陶渊明、王维、谢灵运为人... CNKI文献
"隐逸诗"作为主题学范畴,其所包含的文化史信息或价值底蕴,远非"田园诗"、"山水诗"这对题材学概念所能替代。或曰,作为"隐逸诗"人的道德自律程度,要比一般"田园诗"...
本文旨在从近现代世界教育思想史角度 ,论述以“大学生精神成人”为内核的人文教育 ,本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不论纽曼的“博雅教育”理念 ,弗莱克斯纳的“学术自由”追求 ,还是赫钦斯的“名著阅读”运动 ,皆雄辩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