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作者于1984年提出岩体结构控制论是岩体力学的基础理论,并全面、系统地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指导研究了岩体变形、岩体破坏及岩体力学性质的基本规律;提出岩体变形系山岩体材料变彤和岩体结构变形共...
地质工程是80年代以来工程地质科学的新的生长点,已经形成为一个工程地质学新的分支学科,一个新的行业。地质工程的基础理论是地质控制论,它的基本理论是地质构造控制论、岩体结构控制论、上体结构控制论、地质体...
本文明确指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地质工程而不是土木工程。因此,它有自身的基本理论和勘察研究阶段,相应地有其特殊的设计内涵。本文概括地阐述了有关地质工程的理论问题和技术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岩体结构观念的提出对岩体工程地质和岩体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岩体结构类型划分方案已经提出了许多,已有的岩体结构划分原则主要是岩体破碎程度。谷德振、孙玉科等曾提出过岩体结构基本单元是:结构...
本文论述了岩体变形、岩体破坏及岩体力学性质主要受岩体结构控制的理论,“岩体结构控制理论”是岩体力学基本理论,提出了关于岩体结构力学的系统观点和理论.
文中阐述了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依存关系,指出了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发展的两个重要生长点。工程活动成功与否,不仅决定于人们对工程建设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认识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工程建设区的地质...
岩体力学是解决土木工程、矿山工程、国防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岩体工程建筑的基础理论。但是工程界仍感到已有的岩体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低。作者认为原因有两条:(1)岩体力学研究与地质研究脱节,(2)已有的岩体力...
岩体变形是岩体力学作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一课题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受到重视,人们已经认识到,岩体变形在低应力水平阶段常存在有裂隙压密成分,致使岩体应力应变曲线呈曲线特征。可是目前在岩体变形研究中仍习惯地...
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养猪场,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无非洲猪瘟区标准》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管理技术规范》的通知(农办牧〔2019〕86号),结合本猪场生产与疫病防控实际,开始无...
本文用鲁布格电站地下厂房边墙围岩开裂为例,讨论了板裂介质岩体力学的一个新领域,即高边墙地下洞室在高地应力作用下板裂化引起的围岩破坏和变形问题,它对研究地下洞室稳定性,岩体改造和变形监测反分析等将有新的启示...
许多学者早已发现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与试件尺寸有关,即随着试件尺寸增大,其变形模量变小,破坏强度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尺寸效应。 近来研究表明,所谓尺寸效应实际上是岩体结构效应和试验技术条件的反映。我们研究的结果...
岩体力学是研究现状的地质体受力条件改变时产生变形、破坏及其力学性质形成规律的科学。地质体与一般材料不同,由于其成因和经历的历史过程不同,致使其成分、结构及其形成条件不同。故现状的地质体当受力条件改变时,...
本文根据岩体改造中的弱化原理及地下洞室围岩变形失稳机理,深入研究了围岩弱化法。对围岩弱化原理进行了定性分析,用边界单元方法和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研究了切缝这种围岩弱化技术对硬岩和软岩洞室稳定维护的效果。
自然灾害是人类大敌,当人类对它不认识、无可奈何的时候,则将它奉若神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它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并设法来防止它的危害.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9号决议,正式决定把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
本文通过三峡工程地质研究,秦岭隧道工程地质研究、西安地裂缝研究、海口市土地利用、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等实例论述了十年来工程地质学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成就,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灾情估计,除人身伤亡外,每年造成的损失达510~620亿元,其中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达80~120亿元,占全部损失的1/6~1/5.地球将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人类活动也在加强,自然灾...
绪言黄土是第四纪的一种特殊沉积物,大陆上很多地方都有它的痕迹。从工程地质观点看,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我国领土二分之一以上的面积分布着成因不同、厚度不等的黄土,它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对...
新滩滑坡预报成功的意义及变形监测(代序)孙广忠(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一、新滩滑坡预报成功的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纪念新滩滑坡预报成功十周年,我表示热烈祝贺!人类生存必须有吃有住,也就是说,必须解决...
关键词: 新滩滑坡 / 孙广忠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链子崖危岩体
下载(349)| 被引(12)
岩体力学为工程建设和地学研究的基础学科。它的基础性课题有两个:(1)在各种条件下岩体受力时的变形和破坏规律;(2)岩体中应力传播规律。不论土木工程、矿山工程及地学研究等工作向岩体力学提出的课题怎样多,归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