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孢粉资料探讨我国西北地区第三纪时期的干旱化及其与季... CNKI文献
文章依据孢粉资料讨论我国西北地区第三纪时期植被的演变情况,认为始新世时古地中海和副古地中海(Paratethys)自南亚及中亚地区的撤退,以及中新世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东亚季风的屏蔽,都对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起了重大作用...
在中国孢粉学会(后对内称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成立三十周年前夕,回顾我国孢粉学事业的发展及历届孢粉会议的往事,历历在目,十分怀念。中国孢粉学是从徐仁教授回国(1951年)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解放前,虽然丁骕等...
本文简要地记述了我国白垩纪至早第三纪的孢粉植物群特征和它们所反映的气候条件,以及沟鞭藻类和疑源类在我国的已知地理分布。根据有机岩的形成受控于气候条件、沟鞭藻类和疑源类可能是油源生物的观点,认为贺兰山以东...
序言孢子花粉分析这门学科,在我国已有好几年的历史,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基础仍不巩固,原因之一就是未能足够重视已知(经动物化石或植物化石鉴定的)地层中的孢粉组合的研究。因此,标准未能很快建立起来,从而使...
甘肃酒泉第三纪红色岩系的孢子花粉组合及其在地质学和植物... CNKI文献
一.引言近年來孢子花粉分析已經成為古植物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人們不僅在地層學方面經常應用它來解決一些陸相啞層的地質時代,而且在植物學方面也常通過它找出更多的古植物學的資料,因而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地理...
本文重点研究了抚顺煤田早第三纪地层下部玄武岩凝灰岩夹B 组煤层中的孢粉组合,经统计约有100余种,描述了18属、35种,其中1新属、20新种。对孢粉组合的成份、特征进行了分析,详细讨论了这一组合代表的地质时代为古新世...
台湾地区白垩纪和第三纪孢粉植物群及其与相邻大陆植物群的... CNKI文献
根据台湾地区已发表的白垩纪和第三纪孢粉资料,总结各时期的孢粉植物群序列并与相邻大陆相应孢粉组合进行了对比。台湾地区缺乏晚白垩世、古新世、晚始新世以及早渐新世孢粉资料。除晚上新世外,台湾地区及其相邻大陆白...
被子植物的起源及其早期演化是植物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近几十年各方面的研究,被子植物起源于前白垩纪(Pre-Cretaceous)的事例一一被否定(Scott et al., 1970; Hughes, 1976)。孢粉学的研究表明,最早的被子植...
一、序言海相(包括滨海相)沉积的孢粉分析目前还研究得很少。一般是在分析陆相沉积中的海相夹层时,才附带进行这种工作,所得的资料多零散不全,故难以正确估价这些资料的意义。有些人认为根据孢粉组合确定沉积物的海相...
中国椴粉属Tiliaepollenites花粉的植物关系及其意义 CNKI文献
文章分析了我国所发现的椴粉属花粉特征,并与现代相关植物花粉进行了对比,发现本属不单与椴树科(Tiliaceae)而且与梧桐科(Sterculiaceae)的某些属种有关系,从而在讨论孢粉植物群的性质及其气候等方面的问题时有了可靠...
系统描述了区内早白垩世白鹤洞组的被子植物花粉,11属20余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属种作了区分性的讨论.据所发现的被子植物花粉的组合面貌,将白鹤洞组归人中晚阿尔必期.
内蒙古鄂托克旗草木浩石膏矿的地质时代——兼论我国化石山... CNKI文献
正型粉类(Normapolles)在我国西北及北方广大地区(约北纬34°以北,东经117°以西)下第三系下部的发现(孙湘君等,1979;赵英娘等,1982;郝玉鸿等,1983;王大宁等,1984;郝玉鸿,1987;Zhuo et al., 1981)正在引起人们...
华北石油普查大队过去曾寄来许多采自垣曲系的标本,经我们进行了分析,未在其中找到孢子和花粉。1958年,作者有机会到垣曲工作,当时曾在一些老前辈的指导下,从垣曲系上部采集了一些标本。分析后,仅在最底部的一块标本中...
关键词: 亚热带植物
下载(64)| 被引(8)
本文研究了南极乔治王岛海军湾(AdmiraltyBay)波兰站附近第三系石化林段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孢型70余类,描述孢型28种,包括新种Dictyophyliditesstuchliki,Foveot...
CRETACEOUS AND PALAEOGENE PALYNOFLORAS AND DISTRIBUTIO... CNKI文献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retaceous and Palaeogene palynofloras and climatic belts and deals with distribution of dinoflagellates and acritarchs. In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c rocks a...
宋之琛 黎文本... 《Science in China,Ser.B》 1983年05期 期刊
关键词: CRETACEOUS / AND / PALAEOGENE / PALYNOFLORAS
下载(45)| 被引(9)
本文研究了南极乔治王岛阿尔蒂卡站(乌拉圭)附近化石山组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孢型95类,其中新属3个,新种11个,共描述了16种,3个新属为Artigasisporites,Bicingulatispor...
讨论化石菌类及其孢子的分类系统,即:自然分类及人为分类系统。自然分类系统在孢粉学发展初期曾被广泛采用。随着孢粉学的发展,一些化石菌类缺乏明显的自然属性,其分类采用人为分类系统。Elsik依据细胞数目及萌发器特...
柴达木盆地第三纪沉积中的孢粉组合及其在地质学上的意义 CNKI文献
柴达木盆地,现以富有石油资源闻名于世。但在解放前,人们并不知道该地有油。在过去一方面由于长期的反动统治及该地偏居一隅,交通不便,迄未对该地进行过地质调查,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脑海中浸染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唯心学说...
依据Altingiaceae和Juglandaceae孢粉化石探讨我国第三纪植... CNKI文献
依据化石花粉Caryapollenites和Liquidambarpollenites的现存对应植物的生态特征 ,探讨我国第三纪一些孢粉组合的植物群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得出 :1)我国第三纪植被 ,从第三纪初至末 ,东西部就有明显区别 ;2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