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徽商形象并非全是负面,深入分析吴敬梓的叙事策略,可以发现徽商群像复杂而丰富的意蕴。通过与名士和官僚两大阶层碰撞,徽商豪横而卑贱的两面性跃然纸上。而置身于地方社会中,徽商则是传统文化和秩序的坚...
被清史学家孟森称为“嘉道守文”的嘉庆和道光两位守成之主,处理“教匪”起义,应对漕粮、河工、盐政等弊政,已耗尽了“咸与维新”的热情。鸦片战争猝临,道光遭遇清王朝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然而,当这场战争败...
尧育飞 文汇报 2020-10-16 报纸
宏观把握《儒林外史》的研究,仍需回归胡适的"反科举"说。"反科举"思想奠定了《儒林外史》思想世界的基调。以对明清社会和三代礼乐的两个"想象世界"为基础,吴敬梓精巧而缜密地设计了&...
明清刻书优劣的比较是版本学上有意义的命题。清人提出"明人刻书而书亡"的论断阻挠客观研究,并影响今人的判断。考察清人建构"明人刻书而书亡"论调的历史,可见其逻辑链条不完善,更受朝代竞赛的偏...
“重塑”叶德辉:《叶郋园先生年谱》的作者及笔法 CNKI文献
1938年,《叶郋园先生年谱》由稀见刊物《南强(旬刊)》分三期刊载,为研究叶德辉早年学行事略的重要文献。经考证,该文当为叶德辉自撰、叶启勋改订。重新整理《叶郋园先生年谱》,并将其与叶德辉《郋园六十自叙》对勘,可...
书籍史研究“中国化”的新进展——评孙修暎《为刻而写:晚期... CNKI文献
本文指出孙修暎《为刻而写:晚期中华帝国的出版与文本权威的塑造》一书重视精英文献,由此切入晚期中华帝国的书籍史研究,有力地回应了书籍史研究能否适应中国古代历史情境的质疑;充分肯定了孙修暎解读《虞初新志》遭禁...
2019年11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返本开新:明清诗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与会学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
下载(282)| 被引(0)
一家之学与一地之风——《潘钟瑞日记》所见光绪年间吴中金... CNKI文献
《潘钟瑞日记》记载光绪十三、四年(1887-1888)年间由潘祖荫引领的一次拓碑活动。潘祖荫在京城发动族兄潘钟瑞,促成虎阜石刻的首次系统棰拓,并催生三卷本《虎阜石刻仅存录》的成书。潘钟瑞短短两个多月即高效完成拓碑...
二十世纪的第二年(1901),著名汉学家翟理斯(1845—1935)出版了《中国文学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刘帅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这是英语世界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著作,也是早期诸种《中国文学史...
传统目录学的"叙录体"著述方式,长期无缘古代文体谱系,发展到《四库全书总目》,形成独特的"提要体"。《四库全书总目》即"提要"文章的总集。"提要体"与中国古代学术分类体系...
阅读史视域下的寒山诗——以日本古注本《凡读我诗者》的笺... CNKI文献
经由日本古注本解读《凡读我诗者》,可知寒山自视为佛教一大宗主,将其诗歌作为佛教修行证道书,故有意规制读者的阅读行为。寒山希望其诗的读者为一心向佛者,能置身清幽环境里,保持"护净"心态阅读其诗,从而驱...
《李长之文集》失收的新诗材料经整理得诗8首、译作3首、诗话1篇。由这批文献出发,管窥李长之54年新诗生涯,足见他是新诗发展史上的多面手。20世纪30年代中期,李长之与卞之琳、林庚等人交往密切,并将《益世报·文...
民国初年长沙地区中西医竞争态势——以《李辅燿日记》中的... CNKI文献
《李辅燿日记》蕴含丰富的民国初年长沙地区的医疗史料,通过对个体就医体验的详细书写,揭示以颜福庆、胡美为代表的西医与郑晓琼、王少梧等中医在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图景。长沙地区中、西医的竞争在知识、观念及药物等各...
1976年,有出版社找李长之(1910—1978)商议《鲁迅批判》的重印事宜。对沉默近二十年的李长之而言,四十年前的成名作被人重新提起,无疑是那春寒料峭季节里特殊的温暖。但当出版社来人提议将书名中的"批判"二...
杨士奇佚文《何景明公墓志》考释——兼及《东里年谱》小补 CNKI文献
《东里年谱》不载杨士奇洪武十六至十七年、洪武十九至二十一年两个时间段之行踪。通过考释杨士奇佚文《何景明公墓志》,可初步推断,杨士奇洪武十九年后曾在江西宁都、广昌一带活动,此后可能漫游至金陵。此外,佚文还可...
易代之际“诗史互证”的新探索——评张晖《帝国的流亡:南明... CNKI文献
明清易代是持续泛起的史学热点,也为文学研究者所注意。但清朝对相关史料的禁毁,使这一时段的文史研究仍稍显扑朔迷离。秉持"诗史互证"的学术品格,张晖从心灵、记忆、死亡等多重维度出发,深度揭示南明士人的...
吴敬梓的"反科举"思想应被重新正视。实际上,他对三代礼乐制度的"想象"使他具备超越时代的批判能力。他之具备这样的超前思想,与其交游和读书情况关系匪浅。吴敬梓"颜李学派"的朋友为其...
踏足湖南土地,不可不读《湖南少年歌》。"我本湖南人,唱作湖南歌。湖南少年好身手,时危却奈湖南何?"……杨度的声音使每一位身居湖南的人都觉得自己正当少年,意气风发,与湖南这片土地一道,还有无穷的希望,还...
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普通人的年俗,迎来送往,古往今来变化不大。在清末,官员过年,也祭祀祖先,出门拜客吗?需要给上司送礼吗?传统四民社会中"官—民"的隔阂,天然导致官民年俗的差异。而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