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油13号是以不育系24A为母本,恢复系C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组合。在2011—2012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和2013年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省春油菜区推广种植。
油菜在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700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12个省(市)和北方的甘肃、青海、内蒙3省(区)。甘肃省油菜年种植面积近20万hm2,总产达
对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号为05-788群体中的双主序和单主序油菜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双主序和单主序油菜在单株产量、单株角果数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株高、分枝部位、一次分枝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
陇油10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6年以自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为母本,恢复系C20为父本配制而成。2009-2010年陇油10号参加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春油菜...
以17个优良山旱地甘蓝型冬油菜品系(种)为材料,对其主要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角果数、二次分枝数、主序角果数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一次分枝数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
甘肃省油菜年种植面积近20万hm2,总产达2.8万t左右,为甘肃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春油菜因其种植投资小、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得以迅速发展。目前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早熟、优质、丰产新品种
对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主要数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结角密度、千粒重、主序长度、一次分枝数、单株和主序角果数对产量的关联度均超过0.8000,株高对产量的关联度为0.9099,显著高于其它性状,据此提...
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甘蓝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CNKI文献
概括了常用分子标记RFLP、AFLP、RAPD、SSR和新型分子标记SRAP、EST在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油菜小区产量与株高等10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与株高等10个性状的关联序为:全株有效结角数>角粒数>千粒重>一次分支数>结交密度>角果长度>主花序结角...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植物油料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甘肃省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春季油菜苗期干旱日益严重。采用盆栽法模拟春季干旱,对不同品种油菜苗期的生物量和根系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苗期连续10 d干旱、土壤含...
陇油10号(原代号L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和恢复系C20配制的优质丰产、中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2010年通过省级鉴定,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1003...
冬油菜新品种天油5号(系谱号986-2-1)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系"S t40-1"为母本、引进的双低白菜型春油菜品种"网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3-2005年区试中,平均产量2 668.70 ...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0.07亿hm2,产量1100万~1300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其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杂交优质化的普及率较高。白菜
甘肃省陇东南、渭河流域、泾河流域是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交替种植地带,白菜型油菜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但是品质差、产量低;而甘蓝型油菜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但抗寒性较差;因此选育强冬性的甘蓝型油菜对于增强甘...
2010年在秦王川灌区对自育的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新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8春油27和07春油28丰产性好,折合产量分别为4 260、4 180 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分别增产5.35%、3.38%,生育期适中,恢复率高,综合表现...
早熟丰产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系964-1-1选育报告 CNKI文献
冬油菜新品系964-1-1是天水市农科所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1号作母本,加拿大甘蓝型春油菜品种p ivot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1-2003年的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折合产量2 118 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1号增产12.1%。该...
雷建明 庞进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01期 期刊
关键词: 白菜型 / 冬油菜 / 新品系964-1-1 / 选育
下载(51)| 被引(1)
应用AMMI模型分析评判甘肃省春油菜区试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 CNKI文献
利用AMMI模型及双标图对2007-2008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各参试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属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系)是绵杂04-20、秦杂油3号、杂油66,适宜推广种植。
选取5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渭源、天祝、秦王川、临夏、甘南等地种植,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脂肪酸中以芥酸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最大(173.92%),亚麻酸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
白菜型冬油菜白粉病病程中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及多... CNKI文献
通过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感白粉病品种全生育期和全病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发现SOD和POD的活性在白粉菌侵染后明显升高,而在植株衰老枯死时迅速降低;从白粉菌侵染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