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CNKI文献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简称LDH)是指由于腰椎间盘变性,进而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引起腰痛及下肢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神经综合征。患者症状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下...
关于词的叙事性的探讨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当代词学对传统词学的补充和发展。若基于乐府学范畴来考察词的叙事性,词的叙事特点实际是由其音乐文学性质所决定的。乐府诗的叙事特点或叙事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本文对"三言"、"二拍"中用词情况作了具体考察分析。在"三言"、"二拍"共198篇小说中,有79篇小说中用了词体形式,共用词182首,涉及词调58个,其中最常用的词调为《西江月》,共...
U DC 学位论文 清代宋诗师承论 张仲谋 指导教师 严迪昌教授 苏州大学文学院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词学界一直在尝试编撰词籍的专科目录。1934年,龙榆生在《词学季刊》第1卷第4号发表《研究词学之商榷》,把词学的目录之学作为有待开拓的新的研究领域,并呼吁词学界联手编纂一部《词籍目录提要》,...
下载(183)| 被引(0)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系统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有机体。这个系统自成一体而相对完满自足。系统内的每一种文体都具有独特的表现功能,这种功能的独特性是该文体产生的前提和存在的理由;同时系统内的各种文体相依共存又互为补...
文献价值与选本价值的悖离——论陈耀文《花草粹编》 CNKI文献
由明代学者陈耀文编纂的《花草粹编》,是明人所编词选中规模最大、也最富于学术价值的一部词选,同时也是《四库全书》所收十二部词选中唯一的明人词选。《四库全书总目》对其考证功力与文献价值大加称赏,现代词学家尤...
晚明词坛是清词复兴的逻辑起点。清初词坛的创作主力,无论是高蹈不仕的遗民,还是再仕新朝的贰臣,都是晚明词坛的过来人。晚明词坛对清词复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晚明词学的普及为清词复兴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本文结合清代词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就三个方面的技术性细节作了具体探讨。其中包括明清易代之际词人时代归属的认定问题,词作辑佚与早期词集选本的充分利用问题,以及词人小传写作中原始文献的剪裁与语体转换问题。这...
明代吴地文人对于倪瓒《江南春》的唱和,是吴中文坛的一件胜事。本文认为,《江南春》是诗而非词,是两章而非三首。因为倪瓒野逸人格的魅力和"江南春"题目的包容性,遂使得这一首普通的题画诗,经江南文人的群...
张綎《诗余图谱》在明代已知至少有六种刊本,台北"国家图书馆"所藏明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刊本为初刻本。此本对认知《诗余图谱》原貌有不可替代之作用。其中既有过去少见提及的张綎自序,且卷首"凡例&...
在《词话丛编》所收录的四种明人词话中,王世贞《艺苑卮言》最能代表明代词学特色及话语方式。《艺苑卮言》大力张扬词的艺术个性,以"宛转绵丽,浅至儇俏"为宗风,主张"作则宁为大雅罪人,勿儒冠而胡服&q...
一引言:传统诗学的悖论中国诗歌理论批评史上有一个源远流长的观点,叫做“诗穷而后工”或“悲愤出诗人”。早在先秦时期,如《庄子·渔父》中的“强哭者虽悲不哀”,宋玉《九辩》中的“坎凛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台阁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呈规律性、周期性出现的文学现象。在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不仅诗文领域有台阁体,词坛上亦有台阁体,而且基本成员多有交叉。主要成员有位居台阁的杨士奇、杨荣、黄淮、胡广、陈循、倪谦、邱...
明代词学资料有待进一步清理,明人在词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命题方面颇有建树,他们在婉约与豪放两大体派之争中确立了婉约词风的正宗地位,在诗词异同之辩中对词体个性有更深刻的把握,在词集评点方面采取以曲释词、词曲互...
"石牛诗"是由同一首诗衍生出来的一组大同小异的诗歌。它借民间传说故事为载体,在唐宋以来的千余年间广泛流传,随风飘散,落地生根,在每一个拥有镇水铁牛或石牛、石马的地方就产生一个新的版本,传说中的主人...
杨慎《词品》6卷是明代篇幅最大的一部词话,在词学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本文经过查核比勘,认为杨慎《词品》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因袭前人著述的现象。除了直接称引前人论词文字约50条之外,其不合规范的袭用方式有以下多...
艺术史料学是由一般史料学向包括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曲等门类的艺术领域延伸而形成的分支学科。艺术史料学是艺术史学的辅助学科,艺术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是艺术史建构的基础。要不断提高艺术史的研究撰著...
吴门词派是明代前期活跃于苏州(吴县、长洲)及其周边吴江一带的词人流派,主要成员为沈周、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外围人物则有沈贞、徐有贞、史鉴、吴宽、杨循吉、陈淳等。吴门词派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较早的一个职业书...
结合特定历史时空的文化、文学及词学背景,可将明代词选的发展变化,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从洪武元年(1368)到正德十六年(1521)共153年为第一期,这是明代选词活动的沉寂期或酝酿期;从嘉靖元年(1522)到隆庆六年(1572)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