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冬季日本降水预报与咸宁同期降水实况的对比 CNKI文献
读取2002年冬季(2002年12月至2003年2月)日本20时和08时12~24h、24~36h、24~48h、48~72h的降水预报结果(咸宁市温泉站),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与温泉站实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本降水预报产品的预报正确率较高...
主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的1°×1°逐6 h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从天气形势、影响系统、中尺度分析、物理量条件、天气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对鄂东南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FNL的1°×1°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4月22~23日和5月6日咸宁的两次环流形势相似的降水过程,从天气背景、影响系统、动力、水汽、热力等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
浅谈用经验指标与数值预报产品相结合制作寒潮天气预报 CNKI文献
通过对咸宁市2003年11月8日寒潮天气过程有关气象资料的分析,以及对此次过程预报思路的总结可以发现:此次寒潮天气主要是由于强冷空气东路过境造成的,寒潮出现前期有明显的回暖现象;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中的850hPa温...
本文对EC细网格模式的24h、48h和72h的累计降水产品,采用预报偏差、胜算比、TS评分、ETS评分、空报率、漏报率和HSS评分等统计量进行暴雨预报的详细评估,结果表明:1、通过Bias、OR、TS等统计量的评分显示,当115E°...
2002年4月22~23日咸宁市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CNKI文献
对2002年4月22日20时至23日08时发生在咸宁市的一次强对流性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发生前出现回暖过程,中低层温度升高、湿度增大,使大气层结形成对流性不稳定,而地面冷空气南侵是造成这种不...
对2002年夏季咸宁市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 CNKI文献
利用2002年7月23~26日500、700、850hPa高空天气图,地面天气图以及高空各层的散度、涡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场资料,对当年7月24~26日发生在湖北省咸宁市的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各物理量...
咸宁市2015年一次春季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过程分析 CNKI文献
利用咸宁市各县市国家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风云二号卫星资料和雷达资料等,对咸宁市一次春季强降水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蒙至高原东部为广大的槽区,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中...
对咸宁市 2 0 0 1年发生的夏、秋两季持续干旱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揭示了这一特大干旱的物理成因。结果表明 ,大气环流异常及前期蓄水不足导致了该年特大干旱
本文利用1°×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常规地面观测和FY-2E的TBB资料等对咸宁市2016年咸宁市一场春季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卫星图像特点及形成机制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低空急流、...
用EC850hPa温度数值预报格点值作为参考,制作短中期的日最高(低)温度预报是预报员常用的温度预报方法。本文利用2010~2011年夏季(6~8月)EC850hPa格点温度和咸宁市6个县市气象站夏季逐日最低气温Tmin资料,采用PP法建...
本文利用1°×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FY-2D的TBB资料、micaps资料等对2014年7月15日20时-16日20时咸宁市出现的一次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卫星图像特点以及形成机制进行诊断分...
通过对咸宁市三个酸雨监测站和武汉站2008-2012年的酸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咸宁和武汉的降水PH值、K值及酸雨频率的分布特征,及咸宁与武汉酸雨差异的可能性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咸宁和武汉酸雨总体呈现减弱趋势,在...
利用NECP(1°×1°)再分析资料对咸宁市2月17-18日一次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沿东路入侵我省,850hpa有明显冷舌,在我市造成冷垫;750hpa附近存在逆温层,温度条件有利于雪的产生,并且在中层有温...
湖北咸宁一次层状云降水天气过程的云水条件监测分析 CNKI文献
应用咸宁气象站的地基微波辐射计监测资料,结合激光雨滴谱仪和自动气象站监测资料对咸宁市一次层状云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将整个降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即前期的零星降水阶段、集中降水阶段和后期的残留弱...
S11咸宁市1960年~2013年霾日数气候特征分析 CNKI文献
根据咸宁市6个气象站1960年12月~2013年2月霾天气人工观测资料,运用趋势系数统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咸宁市近53年来霾日数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咸宁市霾日数中间多南北少,丘陵地区多于沿江地区,年平均霾日赤壁最...
赵雅静 成海容...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 第三届城市气象论坛—城市与环境... 2014-11-03 中国会议
通过对咸宁市3个酸雨监测站和武汉站2008年~2012年的酸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咸宁和武汉的降水p H值、K值及酸雨频率的分布特征,及咸宁与武汉酸雨差异的可能成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咸宁和武汉酸雨总体呈现减弱趋势,强...
根据咸宁市6个气象站1960年12月至2013年2月霾天气人工观测资料,运用趋势系数统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咸宁市近53年来霾日数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咸宁市霾日数中间多南北少,丘陵地区多于沿江地区,年平均霾日数赤...
参照《湖北省冷冬和暖冬等级标准》和《咸宁市暖冬和冷冬划分方法》,分别对咸宁市1960~2012年冬季冷暖冬进行评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标准评定的暖冬和冷冬的次数比咸宁市标准评定的次数明显偏多;次数相差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