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下西洋》命题贴切,但其中某些观点有待商榷。经考证分析,文章认为当时的泉州港已不具备建文帝外逃的客观条件,建文帝也未曾到泉州开元寺出家。所谓建文帝从泉州乘阿拉伯商船逃往海外,李挺...
文章是作者继《梁启超〈郑和传〉的思想导向及启蒙作用》的续稿,分析批判了《郑和传》在科学航海认识上的失误,一是《郑和传》论述明代以前中国海运史失实,批驳了所谓中国是一大陆国、二千年前徐福出海寻三神山事件附...
对于郑和历次下西洋的出国门,在国内外郑和研究著述中,尚未见专文论述,而在这个问题上,自明朝至今还存在一些误解在传讹,很有必要澄清。通过考证,论定郑和下西洋的出国门应是五虎门,而非其他港口。对五虎门在海疆中地...
葡人私据浙东沿海Liampo──双屿港古今地望考实 CNKI文献
本文是对 16世纪葡萄牙人私据的Liampo和中国文献称为“贼巢”的双屿港的新考证。文中对19世纪初以来中外学者研究所达到的水平和遗留问题 ,以及当前学者研究的误解做了评述订正 ,认为双屿港埠当在今六横岛涨起港。
《列子》中的五神山是虚构的神话,本不可作信史。后世学者把该神山方壶附会为今澎湖岛乃是臆测。而以《列子》方壶山衍生的两部后世志怪作品《海内十洲记》和《拾遗记》中的方丈山去反证《列子》方壶山为澎湖岛,亦不能...
文章对清末维新派骨干、史学家梁启超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进行了详细剖析,既肯定该书对宣传海权、宣传郑和下西洋和开展郑和研究有很大的启蒙作用,也批判了该书中的殖民主义思想和保皇观点,以达到辩证看待、全面...
本文对"郑和之宁波桃花渡使日"观点作出分析评论,认为611年前郑和使团与中日勘合贸易无关,同时认为宁波成为明代对日开放的重要口岸与郑和无直接相关。
郑和督师十万从桃花渡出使日本说探讨——评程万军《鲜为人... CNKI文献
文章对《鲜为人知的"郑和下东洋"》一文中的部分论述提出了质疑,通过查证明确阐述了朱元璋、朱棣父子对日本交往的过程以及关于海禁的政策,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得出"郑和督师十万东渡出使日本论"是有...
唐五代两宋两浙和明州市舶机构建地建时问题探讨(上) CNKI文献
本文通过对近十余年来,我国在明州和两浙其它市舶机构上发生的问题的讨论,着重论证了两浙和明州在唐代是否有市舶使、司之设,五代吴越博易务是什么性质,北宋两浙市舶司设于何时,演变情况,江阴、温州、华亭等市舶机构的...
唐五代两宋两浙和明州市舶机构建地建时问题探讨(下) CNKI文献
四、两宋两浙市舶司和所属司务设置变迁问题两宋时,两浙市舶司及其所属机构设置变迁多,名称多,层次多,史料记载本身又有缺陷,因而疑难点和认识分歧也较多,很有必要通过研究讨论,取得共识.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企图再...
本文系对欧洲殖民主义者葡萄牙人初到中国广东沿海时所占据的第一个据点的考证,包括中葡双方和第三方对葡人侵占中国海疆第一个据点的地望和行为的记载,中国文献上所称被占据地“南头”的地名,地望沿革和性质分辨,...
历史没有允许殷人航渡美洲施存龙中国是环太平洋沿岸最早的文明古国,又是西岸的文明发源地和传播中心。很早就善于造船和勇于航海的中国先民,不是没有可能在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先横渡大洋抵达美洲。但实际...
玛雅文化是中国连云港市先民航海去创造的吗?——评《谁先到... CNKI文献
玛雅文化是中国连云港市先民航海去创造的吗?——评《谁先到达美洲》等施存龙自505年前哥伦布率船队航抵美洲东部岛屿后,当时欧洲海上霸王西班牙等国相继侵占这块在它们看来是“新大陆”的大陆。正如目睹者西班牙...
海运所以历经漫长的历史而至今不衰,它不仅有深刻的经济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而且还在于它总是与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综观历史,我们可以说,它大体上是与每次大的技术革命同步前进的。海运历来是...
澳门港是一特殊历史地位商港。在1990年6月九澳港区建成前的四百多年,所谓澳门港,系指澳门半岛沿岸。此后才扩大含义,包括路环岛的九澳港区。本文澳门港涉及两岛三港区及虽属我国领海但由葡方设施的航道、航标海域。一...
明代正德九年——嘉靖元年(1514-1522)葡海盗式商人在叩撞广东沿海期间,他们所记录的活动地地名,由于我国明代缺乏了解,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有翻译过来始知其拼法。如何把它们对准当时和现今中国地名,成了中外学者劳心
80年代开始以来,我国进行了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海港建设,为国内外所关注。本文就全国范围的沿海港口建设8年来取得的新成就,作了纵述和按港重点分述。分析了这一时期建港的特点,指出这些历史性成就对港口自身、港口所联...
三千年前云台山“羽夷”能乘独木舟漂航抵达美洲吗? CNKI文献
发表在《海交史研究》1994年第1期的《谁先到达美洲——羽夷、地望、族属、文物特征及其迁徙》一文(以下简称《谁先》)宣称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先民——羽夷在3000年前"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可歌可泣的海外...
我国自唐代至明代,管理对外开放港口外贸和船舶事务及税务的官方机构是市舶司,入清以后由海关代替。海关与市舶司在制度和职责上虽有所差别,但在主要职能上即管理对外开放港口或口岸方面是相同的。两者有一脉相承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