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判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观之,"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领导层在新的国内、国际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战略叙事,这种叙事蕴含了一种中国对广阔的亚欧非大陆进行描述的新地缘政治想象。这种地缘政治想象可被称为太极式...
国家之间的污名现象由来已久,然而污名尚未得到充分的概念化和理论化。在国际关系中,污名是指国家间围绕权力博弈进行政治互动时所使用的贬抑性、侮辱性指称。污名化除了表示某种"污名"的语义泛化之外,实质...
国际关系中的蔑视与反抗——国家身份类型与承认斗争策略 CNKI文献
国际关系中存在大量的蔑视体验以及为此而追求承认的现象。在目前学术界关于承认问题的研究中,承认的内容究竟为何以及反抗蔑视的应对策略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这两个问题仍未得到充分澄清。国家间的承认内容主要是国家...
新冠疫情在中国暴发以来,西方借机对华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污名化浪潮。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多点暴发,对华污名化经历了从道德性指责到政治性攻击的演进历程,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动机政治化、内容复杂化等特征。以...
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第十三次峰会的召开,以及俄罗斯就该组织的扩员问题发表官方看法后,上合的扩员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旨在对上合扩员进行学理和政治分析,前者重在比较上合扩员可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后...
恐怖主义的全球治理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取决于国际社会能否形成完备和高效的治理机制。目前,针对恐怖主义的全球治理至少存在霸权治理、国际组织治理、混合型治理、大国协调治理四种主要机制。上述机制为应对和打...
全球化时代的恐怖主义,一方面得益于全球化提供的各种便利,另一方面以反对或抵制全球化为目标,阻碍全球化发展。自19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现代恐怖主义就具有重要的国际化维度,不过,直到全球化时代,恐怖主义的国际化才...
从“亚太”到“印太”:批判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美国亚太战略的... CNKI文献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表述从"亚太"转变为"印太"。文章尝试从批判地缘政治学入手,将美国的"亚太"与"印太"战略进行比较,考察美国关于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想...
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合作及发展前景——以反恐合作为中心的... CNKI文献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安全合作迄今已取得长足发展。在此背景下,明确成员国参与上合以反恐为重心的安全合作的行为动机,有助于整体把握上合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在假设国家的行为动机只包含后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
当前土耳其研究出现了强调奥斯曼帝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帝国转向”。针对2016年后土耳其在周边地区“四面出击”的外交新态势,本文尝试从国内社会思潮演变、区域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两方面予以分析。在奥斯曼帝国遗产复兴...
恐怖主义的整合性治理——基于社会运动理论的视角 CNKI文献
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国际社会在打击恐怖主义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集中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治理恐怖主义,较少针对其产生和发展的结构性条件展开针对性的治理,而且未...
反恐与承认:恐怖主义全球治理过程中的价值破碎化 CNKI文献
国际社会在治理恐怖主义的过程中存在价值破碎化现象。如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坚持国家主权不应是国际反恐行动的屏障,而且试图以政权更迭和民主移植的方式达到消除恐怖主义的目的;而以中...
组织结构对恐怖组织的活动及其发展前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恐怖主义组织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恐怖组织往往会采用等级结构与网络结构两种结构形式。恐怖主义组织结构的实质差异主...
21世纪以来,以“颜色革命”为代表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抗议、游行示威、骚乱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社会运动不仅影响着各国国内政治的发展,也深刻牵动着世界政...
从规则治理到关系治理——三十年来中亚地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CNKI文献
2021年是中亚国家独立三十周年的特殊年份。回顾中亚地区的治理历程可发现,该地区的治理模式大体经历了规则治理为主到关系治理为主的演进。中亚国家独立后的优先任务在于学习并接受国际规范与规则,提升自身的国际生存...
内外联动:新一轮全球抗议浪潮中的2019年香港暴乱 CNKI文献
2019年6月以来,我国香港地区以"反修例"为幌子的暴乱活动迅速极端化,对国家安全和香港的繁荣稳定构成巨大挑战。将2019年香港暴乱置于更宽广的视界中,可以发现此次暴乱是新一轮全球抗议浪潮中香港内部因素和...
相互尊重与大国互动——基于俄欧与中俄在共同周边地区互动... CNKI文献
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和具体体现是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再度趋于激烈,而构建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为核心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是缓解这一态势的良方。鉴于大国在共同周边...
中亚国家独立近30年来,中国的中亚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之间的明显脱节。近年来兴起的比较区域研究或许是提高中亚研究学理水平的有效路径。比较区域研究包...
国际舆论是国家形象的组成部分与影响因素,也是国家获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战略资源,更是国家对外展开权力斗争的重要阵地,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攀升,西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