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废弃物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红壤酸度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CNKI文献
利用自行研制的生物质炭化炉在田间条件下制备花生秸秆炭和油菜秸秆炭,采集秸秆气化站产生的稻壳炭,研究了这3种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稻壳炭、花生秸秆炭和油菜秸秆炭均可提...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可变电荷土壤铝活化动力学的影响 CNKI文献
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2种酸性土壤中铝的活化和活化铝在土壤固/液相之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络合能力弱的醋酸和乳酸,主要通过质子作用活化铝,且活化作用明显小于盐酸。而络合能力较强的苹果...
选择4种工业副产品(粉煤灰、碱渣、赤泥和磷石膏),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它们对酸性红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碱渣和赤泥能降低土壤溶液中的毒性形态的Al、可溶性Al以及交换性Al,增加土壤pH、交换性盐基和ECEC,可成为...
8-羟基喹啉(pH8.3)分光光度法测定酸性土壤中的可溶性铝 CNKI文献
8-羟基喹啉(pH8.3)分光光度法对酸性土壤中的可溶性铝测定的研究表明,A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 ~ 50 mmol/L,相关系数R2 = 0.999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95 104 L/(mol·cm),回收率在98.7 % ~ 106.8 %之间,该方法...
用一次平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下低分子量有机酸对黄壤中铝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体系可以通过质子和有机酸阴离子两个因素促进黄壤中铝的活化.当pH>4.3时,有机酸通过络合作用促进铝溶解的大小顺序为...
本文从Al在土壤中的水解-沉淀、吸附-解吸、活化、迁移、降低毒性以及对含Al矿物的表面性质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Al的化学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一些方面。
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柠檬酸存在下砖红壤和红壤中铝的溶解动力学并与高岭石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铝的溶解速率比高岭石中的大得多,这主要因为土壤中交换态铝和无定形氧化铝的溶解速率较快,而粘土矿物中铝的溶解...
我国南方日趋严重的农田土壤酸化不仅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而且促进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吸收累积,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民众健康。但因酸性土壤分布详情不清,作物酸害阈值不明,土壤酸化预测的研究不足,...
用采自安徽、浙江、湖南和广东的4种红壤和1种赤红壤,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添加生物质灰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灰提高了土壤p H,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铝含量,且阳离子交换量(CEC)越小改良效果越明显...
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壤酸化的机理和危害,总结了利用石灰、工业废弃物及农作物茎秆等改良酸性土壤和酸性土壤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可变电荷土壤中特殊化学现象及其微观机制的研究进展 CNKI文献
综述了近年来可变电荷土壤化学研究的进展,着重总结了可变电荷土壤中的盐吸附、铁铝氧化物对土壤自然酸化的抑制作用和离子强度对离子专性吸附的影响等特殊化学现象及其微观机制的研究进展。用颗粒表面扩散层重叠导致...
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稻草、花生秸秆和紫云英在5、10和20g/kg的加入量水平下对茶园黄棕壤和茶园红壤酸度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除了黄棕壤加入紫云英处理会降低土壤的pH外,其余所有加入植物物料的处理均使土壤pH有不...
生活污水污泥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红壤酸度的改良效果及其环境... CNKI文献
采用厌氧热解方法由采自南京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2种污泥分别在300、500和700℃下制备生物质炭,测定了污泥和污泥生物质炭的性质和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污泥和污泥生物质炭对酸性红壤的改良效果,并探讨了污泥炭中重金属的...
为考察秸秆生物质炭在重金属污染红壤修复中的作用,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由花生秸秆、大豆秸秆、稻草和油菜秸秆制备的4种生物质炭对采自江西和广西的2种红壤吸附Cu(Ⅱ)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由农作物秸秆制备的...
研究了稻草炭对Cu(Ⅱ)的吸附特征,探讨了Cu(Ⅱ)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稻草炭对Cu(Ⅱ)有很高的吸附容量,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拟合Cu(Ⅱ)吸附等温线,因此可以描述稻草炭对Cu(Ⅱ)的吸附,其预测的Cu(Ⅱ)在pH 4.5和pH 5.0时...
采用厌氧热解方法制备污泥生物质炭和花生秸秆炭,研究了钢渣和生物质炭单独施用及配合施用对红壤酸度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钢渣、花生秸秆炭和污泥生物质炭均含有一定量的碱性物质,向红壤中添加钢渣和生物质炭可以中和...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对碱渣和生物质灰在酸性土壤上的改良效果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渣和生物质灰单施或配施对降低土壤酸度均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土壤交换性酸。添加碱渣和生物质灰后土壤表面交换性钙、镁、钠含量...
中国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某些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CNKI文献
用新的电化学方法原位考察了褐土、灰钙土、棕漠土、黑土、风沙土、灌淤土、盐土、碱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综合已有原位测定结果,地带性土壤的电位(Eh)由南向北的空间分异与其...
一、前言酚醛树脂是最早研制的合成树脂。它们的起源可追溯到Adolf V.Baeyer发现酚—醛缩合反应(图1)的1872年。按照这个反应合成的聚合物具有多功能性。最终产物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所用原材料和反应进行的条件(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