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CNKI文献
近几十年来,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利用方式多样,且变化强烈,研究该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不仅...
从含汞电池的生产与消费、单位电池含汞量的估算、电池生产用汞量及潜在汞散失量的估算3个方面,对1992~1999年我国电池生产用汞量和潜在汞散失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2~1999年期间我国电池生产用汞量先减后增再...
树干液流径向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引起热技术估算单株乃至林分蒸腾误差的主要来源。因此,了解树干液流径向分布格局并将其定量化,成为利用热扩散和热脉冲技术准确估算森林蒸腾的必要条件。该文详细介绍了树干液流径向分布...
通过阐述求职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把特长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考虑工作待遇、正视健康状况的限制、考虑工作的挑战性、应聘时需要的技巧等,以达到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谋职创业的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考察队和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简称千烟洲站)的历代科研工作者从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到农业科技攻关示范,再到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一步一个台阶,不仅为红壤...
依托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利用1998年建立的红壤水稻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秸秆还田(ST)、化肥(NPK)、有机肥(OM)等施肥方式对红壤水稻土各粒级团聚体分布及其碳氮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施肥处理条件下红...
土壤中碳、氮淋失降低土壤肥力,污染水体环境.为探究不同施肥种类对稻田红壤碳氮淋失影响,本试验依托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站(114°53'E,26°48'N)1998年建立的红壤稻田长期定位控制试验,选用负压法采...
秸秆还田等农田管理措施能有效地增加土壤碳储量,从而有利于减缓大气CO2浓度的上升趋势。论文基于环境政策综合气候模型(EPIC),采用千烟洲生态试验站和鹰潭生态试验站农田监测场长期观测数据,验证和优化了EPIC模型参数...
不同肥料对稻田红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CNKI文献
采用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站1998年开始的定位试验数据,研究不同肥料(猪粪、秸秆、化肥)对稻田红壤碳、氮、磷养分及相关酶活性[β-1,4-葡萄糖苷酶(βG)、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酸...
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方法学的实证研究——以千烟洲生态试验站... CNKI文献
根据中国科学院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生态试验站1984年以来的监测研究成果,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A/R CDM)方法学的实证研究,探讨适合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A/R CDM项目的监测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气候条件...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CDM) / 监测方法学 / 千烟洲 / 实证研究
下载(166)| 被引(3)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内容私人订制,培训“送教上门” CNKI文献
7月8日下午,中铁大桥局七公司武(汉)大(悟)高速项目部迎来了一场特殊的考试。考生是项目部接受培训过的产业工人,题目是和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这场考试标志着中铁大桥局产业工人技能认定等级工作正式启动。按照《中铁...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对亚热带常绿针叶林物候的追踪 CNKI文献
植被物候期(春季返青和秋季衰老)是表征生物响应和陆地碳循环的基础信息。由于常绿针叶林冠层绿度的季节变动较弱,遥感提取常绿针叶林的物候信息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是目前区域物候监测中的难点。利用MODIS植被指数...
以我国江西、浙江两省的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1999—2003年间第六次全国森林清查数据及收集的1030个亚热带森林样地文献资料,依据林分生长的经验方程,估算了两个地区森林2004—2013年的固碳潜力,并基于455个样点的...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不同重建方式下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CNKI文献
森林重建被认为是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措施.通过调查研究了两种重建方式(自然更新和人工造林)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并与地带性常绿阔叶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自然更新的次生林生态系...
种内竞争和残落物覆盖对杉木和檵木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 CNKI文献
细根对生态系统养分、水分和碳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可塑性的研究多集中于乔木树种,对灌木少有研究。本研究以杉木(乔木)和檵木(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根袋法研究种内竞争和残落物覆盖对2物种1...
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及其与植被生产力的... CNKI文献
叶绿素荧光技术能够快速、灵敏、无损地测定植物光合功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已成为当前植物光合能力测定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但是探讨亚热带森林叶绿素荧光参数在不同季节日变化特征受环境因子影响的研究较少,更缺乏与...
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体现之一。森林小气候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调节的特征及其机制,进而为农林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对象,以2005—2014年林外与...
利用CI-110冠层分析仪、鱼眼镜头数码照片分析,结合胸径-叶片半表面积模型对千烟洲不同森林类型(20年生)的叶面积指数进行了测定,并对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共调查74块样地。研究对象主要为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
千烟洲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季节变异特征 CNKI文献
作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网络(ChinaFLUX)的组成部分,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千烟洲中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CO2通量进行了长期观测.本研究集中探讨了千烟洲人工林2003年和2004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