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019年兴凯湖湖冰物候变化的被动微波遥感监测 CNKI文献
季节性冻结与消融的湖冰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本文以兴凯湖为例,基于1979年—2019年的被动微波遥感数据获取了兴凯湖的冻融日期,用2000年—2019年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
海冰是海洋-大气交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全球气候系统间存在灵敏的响应和反馈机制。本文选用欧洲空间局发布的1992—2008年海冰密集度数据分析了南北极海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与趋势,并结合由美国环境预报中...
基于CryoSat-2数据的2010-2017年北极海冰厚度和体积的季节... CNKI文献
北极海冰变化影响着全球物质平衡、能量交换和气候变化。本文基于CryoSat-2测高数据和OSI SAF海冰密集度及海冰类型产品,分析了2010-2017年北极海冰面积、厚度和体积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了融...
基于2002年—2011年AMSR-E海冰密集度数据,分析了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海冰外缘线面积每年减小8.28×104km2,下降趋势最快的季节为夏季,下降速度是1979年—2006年的两倍多,而且海冰密集度也在...
地球系统科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虚拟现实、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地球系统科学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不仅解决了诸多地学现象的高风险、不可见、不可达,而且也解...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秉承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走过了"专题地图编制与地图集设计-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地理信...
数字地球是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与信息技术交融的前沿,用新生研讨课的形式开设这门课程,通过小班化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研讨,有助于学生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地球科学前沿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学生...
北极海冰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快速变化及其影响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采用ASD FieldSpec 3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在2010年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的长期冰站观测期间对不同类型的海冰进行了野外光谱测量,...
元胞自动机(CA)是一种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空间的相互作用及时间上的因果关系皆局部的网格动力学模型,其“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强大的复杂计算功能、固有的平行计算能力、高度动态以及具有空间概念等特征,使得它...
湖泊萎缩、湖泊污染以及湖泊富营养化是人类面临的主要湖泊环境问题。遥感技术的诞生给大范围的、全面深入的湖泊环境变化研究带来了巨大的福音 ,它克服了人类对湖泊有限的考察和小范围定点观测实验研究的局限性。本文...
野外实践教学是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出了"跨出国门"的地球科学国际化野外实习的实践教学方案...
本文对青藏高原SMMR候积雪深度、NOAA周积雪面积、地面台站积雪深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西两侧多雪与腹地少雪形成鲜明对比,高原东部是高原积雪年际变化最显著的地区,它主导了整个高原积雪的年际...
介绍了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学科的发展与特色、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实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建设、实验教学队伍与教材建设,构建了课程实验教学、野外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训...
详细阐述了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恢复敦煌壁画三维信息的过程,以达到原样数字保存敦煌壁画的目的.通过建立洞窟的统一坐标系统,对洞窟壁画进行近景摄影测量,并把近景摄影测量获取的底片用高分辨率...
根据60个地面基本气象台站1957~1990年逐日雪深、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观测记录,用ARMA(p,q)模型检验了青藏高原积雪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原积雪变化呈普遍增加趋势,与南极大陆及格陵兰冰盖表...
对青藏高原1978~1987年SMMR微波候积雪深度资料、55个地面基本气象台站1963~1992年逐日积雪深度记录进行了EOF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四周多雪,特别是东西两侧多...
棉花板地精量播种省工管理种植技术2015年在江西省九江县江洲镇示范应用80 hm2,与当地常规种植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一是成苗率相当,均在98%以上;二是可节约人工成本52.5个/hm2;三是籽棉增产492 kg/hm2,增产幅度...
印度洋地震海啸(2004-12-26)及其对中国的警示 CNKI文献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ML9级强烈地震。地震的强度是100a来全球非常罕见的。地震引起了巨大海啸,浪高近10m,波及到东南亚、南亚和东非地区10多个国家,造成近30万人遇难。地震使印度尼西亚、...
本文选用不同年代的地形图、以及遥感图象数据等信息源,用Coreldraw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数字化,并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对大纵湖的近期水域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20年代与50年代间大纵湖的叠置分析表明其减少...
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分形研究——以苏北里下河地区湿地资源... CNKI文献
介绍了分形理论及其特点、分形维数的计算公式与它的物理意义。以苏北里下河地区湿地资源动态变化为例 ,探讨了分形方法在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里下河地区不同年代沼泽的分形维数表明 ,沼泽的变化最为剧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