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作为一种传统的珍贵药材和名贵香料,市场需求量大。由于沉香属野生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加上自然结香时间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致使沉香成为稀缺资源。因此,人工诱导结香便成为沉香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文针对...
奇楠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的GC-MS分析鉴定 CNKI文献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奇楠沉香样品,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鉴定了11个化合物。同时采用柱色谱技术对该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1~6,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等...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了五批国产沉香样品的挥发油,并应用GC-MS分析测定了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五批沉香样品所提挥发油均主要由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组成。首次报道从国产沉香挥发油中发现了苍术醇...
三尖杉属植物主要含有生物碱和黄酮两大类化学成分。因其三尖杉酯类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所以生物碱类成分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重视。我国已将三尖杉酯碱HT和高三尖杉酯碱HHT开发成药物,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
从国产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3,3'-(3-hydroxypropane-1,2-diyl)diphenol(1)、guaiacy lacetone(2)、6-羟基-2-(4'-羟基-2-苯乙基)色酮(3)、...
梅文莉 刘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年05期 期刊
关键词: 国产沉香 / 3 / 3'-(3-hydroxypropane-1 / 2-diyl)diphenol
下载(612)| 被引(27)
中国沉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活性(英文) CNKI文献
分析中国沉香的挥发油成分,并测试其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国沉香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采用NIST05和WILEY275L数据库匹配,以及将质谱图与文献数据进行对照...
梅文莉 曾艳波...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08年03期 期刊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l.)Gilg)花和果实的挥发油,经GC-MS分析,从花挥发油中鉴定出26个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2.07%;从果实挥发油中鉴定出26个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3.66%。其中11个化合物为共有...
见血封喉为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别名有加布、剪刀树、箭毒木。见血封喉属植物全世界有4个种3个变种,分布于东南亚。我国仅产1种,即见血封喉,分布于海南、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国外研究报道见血封喉中主要含有强心苷...
目的:对白木香果实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纯化出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葫芦苦素I(1)、葫芦素...
目的:筛选海南龙血树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分别用溶剂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对海南龙血树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处理,利用MTT法测定各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
锡兰肉桂 (CinnamomumzeylanicumBl)为樟科樟属植物 ,原产斯里兰卡 ,勐腊、景洪有栽培。前人对其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过研究 ,但其它成分未见有报道。对采集于西双版纳植物园的锡兰肉桂的地上部...
从海南产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Pers.)Lesch.]乳汁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技术,包括红外、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toxicarioside I(1),毒毛旋花子...
关键词: 见血封喉 / 强心苷 / toxicarioside / I
下载(383)| 被引(5)
目的研究红藻龙须菜有机酸提取物的组成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用MTT法测定有机酸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并将有机酸甲酯化后,以GC-MS测定其组成及含量。结果龙须菜有机酸提取物对HeLa细胞显示出细胞毒活性,其...
目的对红树植物卤蕨(Acrostichum aureur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经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从卤蕨乙醇提取物...
从肥牛木(Cephalomappa sinensis)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羽扇豆-20(29)-烯-2α,3β-二醇(1),苏门树脂醇酸(2),油桐酸(3),3-βstigmast-5-en-3-O--βD-xylopyranoside(4),东...
从常绿臭椿(AilanthusfordiiNooteboom)枝条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5个酚类成分和胡萝卜苷。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槲皮苷(1),杨梅苷(2),阿福豆苷(3),(+)-没食子儿茶素(4),3-氯-4-羟基-苯甲酸(...
从锡兰肉桂中分离获得 7个化合物 ,经光谱测定 ,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分别为 :丁香酚 (1) ,大豆脑苷Ⅰ (2 ) ,大豆脑苷Ⅱ (3) ,GingerglycolipidB(4) ,GingerglycolipidC (5 ) ,1 O Hexadecan oyl 2 O (9Z ,12Z octadeca...
小叶红光树 (Knemaglobularia (Lamk .)Warb .)为肉豆蔻科红光树属植物 ,产云南省西双版纳、屏边、河口、盈江、沧源等地。对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小叶红光树的乙醇粗提物进行了活性筛选 ,结果...
梅文莉 杨勇... 《云南植物研究》 2000年03期 期刊
关键词: 小叶红光树 / 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 / 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
下载(134)| 被引(31)
从小叶红光树枝条中分离获得 8个化合物 ,经光谱测定 ,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分别为花旗松素(1) ,木犀草素 (2 ) ,(+) 儿茶素 (3) ,硫磺菊素 (4) ,7 Megastigmene 3,6 ,9 triol(5 ) ,原花色素 (6 ) ,β 谷甾醇 (7) ,胡萝卜...
用色谱技术对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Merr.)Sleum.)枝条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与文献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coniferaldehyde(1)、mulberroside C(2)、mulber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