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民组织的难民治理:以孟加拉国罗兴亚难民事务为例 CNKI文献
2015年第三次罗兴亚难民潮之后,国际移民组织成为参与罗兴亚难民救助的重要国际组织。2017年,大量罗兴亚人聚集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孟加拉国的科克斯巴扎尔。本文根据国际移民组织官网对科克斯巴扎尔难民营...
随着许多国家间边界的开放,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要素相互叠加和交错的边界与边界空间正在被激活。人与物频繁的跨边界流动愈发常态化,不同身份的边界人跨越边界、利用边界两侧不对称性和空间邻近性从中谋生获...
近二十年来,国际学术界不同学术组织以跨边界研究(Cross-border Studies)为主题,举办了多种学术会议,提升有关跨边界研究理论。文章以"转型中的边界"(Border Region in Transition)系列国际学术会、"亚...
因西藏以及中印关系历史问题,作为西方学术领域重要区域研究的喜马拉雅人类学尚较少被中国学者关注,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喜马拉雅将成为中国一个新的学术高地。文章对西方人类学领域中的喜马拉雅...
东喜马拉雅山区气候干旱适应研究——性别化的水传统知识与... CNKI文献
喜马拉雅山区的气候干旱是学术界讨论气候变化的热点,该区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适应气候干旱时采取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地处东喜马拉雅山区的云南梅里藏区经历了持续多年的干旱,藏族妇女在浇水灌溉劳作中积累的水传统知...
喜马拉雅生态-社会文化的整体性——兼论云南梅里藏区区域研... CNKI文献
近20年来国际亚洲高地研究产生出"东南亚地块"(Southeast Asian Massif)、"佐米亚"(Zomia)、"喜马拉雅地块"(Himalayan Massif)等讨论区域整体性的核心概念。在大空间的研究视角下,文章...
越来越多的"外籍新娘"嫁入中国,"外籍新娘"出现在许多媒体和新闻报道中。学术界使用的"外籍新娘"、"跨国流动人口"、"外籍流动人口"等概念都不能准确描述因婚姻流...
从瘴疠、鸦片、海洛因到艾滋病: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西南... CNKI文献
在医学人类学看来,疾病不仅仅是与机体自身的紊乱有关,在疾病的概念下也会衍生出人类不同文化对疾病的认知和界定,以及疾病在某些具体历史、社会文化情景中所具有的意义。将疾病置于中国边疆过程中加以考察,可以勾勒出...
本文将白族研究置于中外学术史中,对一个世纪以来的白族研究学术史进行评述。认为学术研究具有生产白族人族性知识的能力。白族人的族性在学术史中是流变的,因研究者的身份、知识以及所处的历史环境差异而对白族的族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区域的实施,喜马拉雅区域正成为中国海外民族志研究书写世界的新区域。运用民族志研究相关理论,讨论了跨喜马拉雅合作民族志在中国海外民族志书写中的意义、研究主题的多种可能以及...
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关于当代中国族群认同... CNKI文献
像种族、阶级、阶层一样 ,族群和性别也是对人群进行社会分析的基本范畴。“时髦”的男人与“守旧”的女人作为当代中国族群认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经验 ,反映出当代族群认同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以及男性客位化与女性...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围绕白族社会中的"绕三灵"盛会,讨论洱海地区白族社会朝圣仪式过程中性的阈限。认为白族社会绕三灵朝圣的过程,表现出通过仪式所具有的阈限阶段的特征,性的行为也在朝圣的仪式过程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外非政府组织(NGO)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些以妇女为目标人群的发展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对女性的扶贫济困、妇女生育健康的技术支持、小额信贷、妇女发展及能力建设、扫盲及教育培训、反...
时间与空间是讨论社会现象的两个要素,以往学者在研究白族的族性时强调其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历时性强调的是时间与族性的关系以及汉人对白族族性生成的影响。本文运用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基于大理村落的田野研究,讨论洱...
云南一直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历史上也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元多流的文化意韵赋予了云南妇女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种身际命运。明清时期,是云南历史获得较大发展的时期,行省制度的完善,土司制度的实...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4):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国际会... CNKI文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云南民族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4)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国际会议,于2014年11月16—17日在昆明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印...
边缘文化主流化中的妇女——明清时期的云南"列女群 CNKI文献
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和文化的边缘地区,明代以来在国家政治进一步一体化的过程中,边缘的云南文化在汉文化的改造、重构下被整合进文化主流中。作为云南地方文化承载者的妇...
明清云南改土归流的文化条件沈海梅一明承元制,在平定云南后,分封了一些土官、土司。同时,明王朝对土司的承袭、衔品、考覆、贡赋、征调作了规定,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土司制度。据《土官底簿》所载及一些学者的统计...
想象的社区、性的政治与权力对应——曼底傣泐人的信仰女神... CNKI文献
在基于西双版纳曼底傣泐寨人类学田野研究基础上,运用宗教社会学的视角,揭示曼底傣泐人在勐神、村寨神及家户神日常宗教实践中的社会性别关系。认为在曼底,村民们通过想象社区的构建来确定他们的族群认同,而对社区的想...
本文在讨论中把西南研究置于中西方知识体系中加以考察,运用福柯知识生产和萨义德东方学研究的视角,探讨中西方学术语境中的西南研究,反思一个世纪以来西南研究的过程及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华夏文化中心主义的关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