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槽试验研究了无草、淹没型、非淹没型柔性植物水流阻力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含植物明渠沿程水面比降和阻力系数的变化特性。得到各植物阻力系数变化与尼库拉兹曲线基本相似,紊流范围内同样可划分为紊流光滑区、...
含植物河流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影响因素众多,水沙运动规律相对复杂,含植物河流水沙运动特性是河流泥沙动力学中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含植物水流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总结...
本文利用三峡工程蓄水以来的实测资料,从荆江河段水位、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比以及城陵矶水位变化等三方面阐述了荆江与洞庭湖关系的变化,得到以下认识: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上荆江河段中、低流量下水位有一定程度下降,大流量...
根据三峡工程运用前后的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藕池口分流分沙的年际、年内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并研究了三峡工程蓄水以来藕池口口门附近河段河势变化特点及其对分流分沙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藕池口分流分沙最直接的...
水生植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河流的岸滩和浅水区域,对河道水流运动产生一定影响。该文利用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开展了不同类型植物对明渠水流运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没植物上方及挺水植物杆两区域内,植物...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弯曲河道成因、水沙运动规律、河道演化机制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在弯曲河道成因研究中,概述了水沙变化、河床比降等对弯曲河道形成发育过程的影响;在弯曲河道水沙运动规律中,...
根据荆江三口与洞庭湖50年水沙资料,对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洞庭湖入湖和出湖的水沙变化、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汇流河段的水位变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长系列资料来分析,荆江三口分流分沙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运用数学模型对陈家湾~新厂河段实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该河段2002年10月~2004年7月实测水沙资料,对实体模型时间变态有关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分别采用容重为1.38t/m3及1.15t/m3模型沙比较了沿程水位、流量、流速...
三峡水库运用后荆江河道断面形态变化及对航道条件的影响 CNKI文献
利用三峡水库运用后水沙、地形资料,分析了荆江河道水沙、河道冲淤、宽深比、断面形态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断面形态变化对荆江航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用后荆江不同类型河道断面形态呈现不同的...
利用长江防洪实体模型,全面系统地对荆江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各水力要素进行测量,并结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水沙、地形资料,分析了荆江河段水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近期变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荆江不同河道整治方案进行了研...
利用长江防洪模型上荆江河段,以不同时间变率作为控制方式对上荆江2003年9月1日至9月30日实测水文过程进行模拟,测量了模型入流、尾水、沿程水位、断面平均流速变化过程等。研究了上荆江模型在不同时间变率下沿程水位...
通过对长江上游多个重要水文站点水沙的分析,研究近期各个站点的径流及输沙的趋势,并对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进行分析预测。分析认为上游水库建设对于水沙输移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随着长江上游大量水库的建设,宜昌等上游...
长江科学院派专家参加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工作组指导洪湖... CNKI文献
2017年4月19日洪湖长江干堤燕窝虾子沟堤段发生严重崩岸险情,崩岸长75m,对应桩号江左413+250—413+325,崩岸宽22m,吊坎高6m,距堤脚最近14m,直接威胁堤防安全。险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国家防汛抗...
关键词: 长江干堤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 险情抢护 / 工作组
下载(22)| 被引(0)
三峡建库前后洞庭湖对下荆江的顶托与消落作用研究 CNKI文献
自然通江的洞庭湖与长江间复杂的关系影响着下荆江尾闾河段的水文情势变化。三峡建库后洞庭湖出口基准面的变化,使得湖对江的顶托与消落关系发生调整,进而影响防汛抗旱与生态保护。从水面比降变化出发,以顶托消落比表...
三峡工程蓄水后"清水"下泄,坝下游河段将会长期处于严重不饱和状态,水流含沙量沿程恢复将会引起坝下游长距离冲刷,本文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坝下游河道泥沙输移变化规律,探索不同粒径组沙...
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的实测资料,分析了荆江河段沿程水位流量关系变化。研究成果表明:除枝城站在枯水流量下水位略有下降外,上荆江在中、枯流量下水位也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沙市站枯水位下降最大,下荆江河段水位...
由于堤防溃决后灾害损失严重,世界各国对于溃堤洪水与堤后冲刷问题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理论研究、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3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综述。概括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溃堤洪水冲刷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进...
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演变分析与治理思路探讨 CNKI文献
利用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的水沙和地形资料,系统分析了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演变特点和趋势。结果表明:由于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水沙条件的变化,该河段河势较之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八姓洲、七姓洲上游侧及观...
三峡工程运用后石首弯道段整治工程累积影响和演变趋势研究 CNKI文献
石首弯道段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首端,河道形态复杂多变,河床演变较为剧烈。在大量河道治理及航道整治工程的控制下,岸坡稳定性及航道条件得到了增强和改善。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荆江河段的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