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研究(摘要)(英文) CNKI文献
[目的]荔枝采后果皮褐变严重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限制了荔枝贸易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采后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寻找影响果皮褐变的主要因素,为阐释果皮褐变机理提供基础。[方法]妃子笑果实贮存于温度25℃...
荔枝采后果皮褐变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的SSH分析 CNKI文献
以‘妃子笑’荔枝果实为材料,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SH)与cDNA微阵列技术相结合,研究了采后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的基因差异表达。分别以采后0 h与32 h的果皮总RNA为驱动组与检测组,构建了正向与反向SSH文库,分别获得了282...
采后荔枝果皮衰老过程中生理变化与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CNKI文献
荔枝是一种亚热带至热带果树,在华南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采后衰老过程中果皮发生的一些变化如褐变及病菌侵染等严重降低了荔枝的商品价值,缩短了荔枝的货架期。深入研究荔枝采后生物学问题可为开发荔枝保鲜...
用ISSR技术分析了38个杧果(Mangifera indica L.)品种的亲缘关系。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重复性好、扩增带型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79条可重复性带,多态性带比例为86.7%。扩增结果可区分38个品种中的37个(含红金龙...
以着色较差的妃子笑(LitchichinensisSonn.cv.Feizixiao)和着色较好的白糖罂(LitchichinensisSonn.cv.Baitangying)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二者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花色素苷、可滴定酸、pH和糖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这些指标...
芒果DNA提取方法比较及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CNKI文献
为从芒果幼叶中提取高质量的核总DNA,比较了5种DNA提取方法提取芒果叶片核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1提取的DNA A260/A280值最好,ISSR-PCR扩增效果最佳,是有效提取芒果基因组DNA的方法。为得到最佳的芒果ISSR-PC...
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荔枝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L25(56)正交表,研究了Taq、Mg2+、随机引物、dNTPs和DNA模板5种RAPD反应组分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正交设计可以应用于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用这种方...
综述了海南荔枝资源的研究历史与主要成就、野生与栽培资源的分布、遗传多样性及资源保护概况,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比较了采用5种方法测量的鸡心黄皮等14种热带果树的叶片面积。结果表明:除酸豆外,以不同方法测定的同一树种的叶面积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以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长度与宽度为变量的叶片面积回归方程中,以叶片长...
综述了多种保鲜技术在荔枝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包括杀菌剂处理、硫处理、酸处理、热处理、涂膜处理、辐射处理、生物制剂处理、钙处理、生长调节剂处理及包装处理等,探讨了这些处理方法的技术优点及不足,以期为荔枝采后...
不同光照度对番荔枝幼苗叶片生长发育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CNKI文献
把“非洲骄傲”(AnnonaatemoyaHort.etWest.cv.Africanpride)番荔枝实生幼苗分别置于100%、42.2%、21.1%的自然光照度下处理2个月,研究不同光照度对其叶片生长发育及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叶片宽度生长...
海南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分析 CNKI文献
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条重复性好的多态性引物,对包括15个栽培品种在内的22份海南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资源进行RAPD分析,扩增的多态性片段比例为64.1%,平均为31.1%;遗传距离在0.0000 ̄0.6180之间,平均0.3...
以新采收荔枝果实的果皮为材料,利用SMART技术构建荔枝果皮cDNA文库。结果表明,初级噬菌体文库滴度为1.1×106pfu/mL,重组率为88.1%,文库的插入片段平均长度约为850bp;扩增文库滴度为2.6×109pfu/mL。对2444个...
民国时期宁夏地区女性地位变迁探究(1929-1938) CNKI文献
女性一直以来就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半,关于女性地位变化发展的研究对人类社会亦有重要的影响。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发生了方方面面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女性地位的变迁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1929至1938年间,中国...
改良CTAB法从采后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果皮中提取... CNKI文献
成熟荔枝果实的果皮中多酚、花色素苷、多糖、蛋白质等物质含量较高,内源RNAase活性也上升,使得从中提取高质量RNA较为困难。丁晓东(1999)、张以顺等(2004)曾分别探索了从荔枝果实组织中提取总RNA的方法,但用这些方法...
综述了离体培养、有利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等生物技术的三个方面在荔枝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已有研究者分别建立了花粉培养、叶片培养、幼胚培养等获得植株的再生体系,克隆了部分荔枝基因,建立了基因枪与根癌农杆菌转化...
目的:从番石榴叶片中快速提取高质量的总DNA。方法:改良CTAB法。主要改进之处在于不用液氮,而是直接研磨硅胶干燥样品;用高浓度CTAB、低浓度乙醇与NaCl盐析相结合等方法去除多糖。结果:应用改良后的方法可以快速提取番...
大豆DNA的提取是进行大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为了探索方便快捷的适合大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DNA提取方法,在Aljanabi和Martinez 1997年提出的通用DNA快速盐提法的基础上,调整缓冲液中NaCl、Tris-HCl、EDTA浓度,提出...
从已构建的荔枝果皮cDNA文库中挑取克隆测序,获得一条荔枝快速碱化因子(LcRALF)基因(GenBank登录号:EU024484)。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666bp,含1个381bp的开放读码结构,编码12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的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