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Knight等~)([1])首先指出,1999—2008年全球变暖出现停滞现象,同年10月Kerr~([2])在Science杂志上对此表示支持,但认为停滞很快会结束。2009年之后全球变暖的停滞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承认,英国气象厅为此于2013...
IPCC第5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发布的前后一段时间内,国际上对报告的反应十分强烈。Nature杂志于2013年9月19日发表了一个专栏,包括编者按及对IPCC 25年回顾,共发表了9篇文章~([1-9]),Nature Geoscience~...
2014年3月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了一个专栏"近来全球变暖的减缓",加上编者按共6篇文章~([1-6])。下面对这些文章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做扼要的介绍。1模式的失败Fyfe等~([7])指出,1998 2012年的15年全球平...
气候变暖的成因是目前国际上的一个争议焦点,代表国际主流思想的4次IPCC评估报告[1-4]认为是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了变暖,其中包括温室效应加剧使气候变暖,而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则抵消了一部分变暖。但是,从20世纪末...
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对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基础。过去应用的情景设计是在2000年完成的,早就需要更新与补充了,IPCC第4次评估报告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1]。对于这种必要性Moss等[2]在2010年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2~...
气候模式建立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上,用数学方程式表现地球气候系统各个圈层相互作用和反馈的主要过程以及与外强迫的关联,广泛应用在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因此气候模式是气候变暖研究的核心技术。气候变暖的...
综合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争议中的3个核心问题:①全球变暖停滞了吗?回答是不一定。虽然根据HadCRUT3序列显示1999—2008年温度增量很小,但是这10年仍是过去30年中最暖的10年。而根据NASA GISS序列,则同期温度增量仍达到...
综合分析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与非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针锋相对的观点:是人类活动还是自然因素主导了过去近百年的气候变化。指出20世纪中期以来温度变化的事实支持人类活动影响的观点,...
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目前主要的3个全球温度序列,1910—2009年的变暖趋势为0.70~0.75℃/100a。粗略地讲,目前已经变暖了0.8℃。如果把气候变化的阈值限制为2℃,则今后只
综合分析了与近10年(1999—2008年)全球变暖停滞有关的几个问题。首先,虽然1999—2008年全球平均温度增量接近零,但是这10年仍是30年来平均温度最高的10年。其次,自然变化如火山活动、太阳辐射、ENSO及大洋热盐环流变...
王绍武 罗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年02期 期刊
关键词: 1999—2008年 / 全球变暖 / 停滞
下载(2551)| 被引(70)
回顾了近20~30年古气候的研究进展,包括下列问题:雪球和热力极大期、冰期-间冰期旋回、古季风、D/O循环和H事件、全新世季风、全新世气候突变、气候变化与古文明、近2000年的气候。研究表明,第四纪前的气候变化中CO_...
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观点,逐渐得到了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公众乃至政府机构的认同[1-2]。但是,从20世纪末至今,部分学者对于气候变暖这个议题依然存在争议。最近一轮争议的焦点是21世纪以来变暖是否停滞[3-4]。因此,提供...
1北半球与南半球的温差早在16世纪就有人认为北半球平均温度要高于南半球,这种观点在20世纪初基本得到了证实[1]。3个现代观测序列给出来的1961—1990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平均温差分别为1.2℃(CRU[2])、1.4℃(NCEP[3])...
中世纪暖期(MWP)与小冰期(LIA)是距现代最近的暖期和冷期。由于发生于现代气候变暖之前,因此公认为属于自然气候变率。所以,研究这两段时期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有助于识别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
根据各种代用资料建立了近千年中国10个区的温度序列,时间分辨率为10a.10个区是: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台湾、华中、西南、西北、新疆及青藏.采用的代用资料包括:冰芯、石笋、树轮、泥炭、湖泊沉积、孢粉、史料等....
关于非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NIPCC)报告 CNKI文献
NIPCC报告是一份与IPCC针锋相对的报告,报告主要想证明:是自然原因,而不是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变暖。本文的目的不是支持NIPCC的观点,而是要分析报告中提出来的各种问题与证据,看看在研究气候变暖时值得注意的事项。兼...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承认近百年全球气候确实是变暖了,中国的观测证据也表明近百年中国气候变暖的事实。中国气候变暖与全球气候变暖基本同步,中国是世界上变暖较为激烈的地区之一,但有其自己的特点。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总结了近10余年对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重点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大暖期千年尺度气候振荡,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及现代气候变暖等问题。
随着对气候变暖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要为减缓气候变暖而奋斗。但是,这显然不是少数科学家,乃至个别政府机构能够做到的。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带来的温室效应加剧所造成的气候影响是全球性的,而...
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综合评述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报告——“近两千年地面温度的重建”。重点介绍了气候变暖的新证据,3个特征时期即20世纪气候变暖、小冰期(LIA)、中世纪暖期(MWP)和近千年温度变化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