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中国2005—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艾滋病发病率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为制定区域化艾滋病防控策略和合理分配防治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
2012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CNKI文献
文章主要对2011/2012年冬季至2012年秋季的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进行分析,并讨论这些异常特征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影响。分析表明:2012年3月拉尼娜事件结束,赤道中东太平洋在7—8月出现明显暖水波动,之后进入正常状态...
汉语是由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组成的语言系统,其中词汇是系统中最为敏感活泼的子系统,它包罗万象且实时更新。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词汇,语言交际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而掌握的词汇数量是衡量一个汉语学习者汉语...
本文对2011年夏季的中国气候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总体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西北西部、华北南部、江淮至江南一带,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出现了阶段性的较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过程。西南地区东部和广西等地出...
2013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0℃,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8.3%,但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东北气温持续偏低,华北出现区域性气象干旱。分析表明:2013年冬春季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持续强的负...
近50年中国大范围持续性冰冻天气过程的变化特征 CNKI文献
定义了一种大范围持续性冰冻、雨凇和雾凇天气过程的识别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识别出了1954-2009年中国60个大范围持续性冰冻天气过程、28个大范围持续性雾凇天气过程和19个大范围持续性雨凇天气过程。雾凇天气过程主要出...
利用1954~2009年中国台站雨凇和雾凇日数统计分析了中国冰冻日数的气候及变化特征。中国的冰冻主要出现在新疆、西北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华北、淮河流域及江南一带,年均冰冻日数一般有1~5天,5天以上的重冰区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提升,社会融资需求越来越旺盛,市场中也不断的出现各种创新的融资方式。但仍有许多个人及小微企业客户不符合我国金融机构目前的贷款基本要求---或者缺少抵押物,或者无法提...
利用中国740站气候平均逐候降雨量对中国的主雨季进行定义,并对雨季(包括主雨季,春雨和秋雨)的气候学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全国主雨季最早爆发于华南中部,最晚结束于华西地区。主雨季能持续4到14候不等,雨量占年...
201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是1961年以来第10个最暖年,夏季气温达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年降水量681mm,比常年偏多11.1%,为1961年以来第2多。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西南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秋冬春特...
辣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CNKI文献
以辣椒素为模板分子,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以2-乙烯吡啶(2-VP)、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的辣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采用平衡结合实验评价其对辣椒素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吸附动力学实验评价其对辣椒素的饱和吸附时间;...
利用1951~2004年中国740站逐日温度资料,对中国寒潮频次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寒潮频次减少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强度与中国寒潮频次呈显著的正相关。秋冬季...
利用中国606个时间序列超过40a的气象台站逐日气温、降水和天气现象等资料,确定了定义低温、降雪、冰冻和多年一遇等指标的方法,对2008年初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空间分布、持续时间、历史强度和灾害影响等进行了综合...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最近整编的中国 74 0个站逐日资料 ,通过对中国温度、降水、湿度、风速、气压这 5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较为全面的分析 ,揭示了近 5 0a来中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新特征。得到的新结果有 :(1)近 5 0a来 ...
影响中国北方强降雪事件年际变化的典型环流背景和水汽收支... CNKI文献
基于1961—2014年中国台站观测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对影响中国北方强降雪事件(日降雪量5mm及以上,包括大到暴雪)年际变化的典型大尺度环流特征和水汽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强降雪事件主要集中在...
2018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来最高,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普遍偏高,尤其是长江以南及中国北方的中部区域偏高明显。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多,呈东部地区"南少北多",华西降水偏多,而江南南部至华南、西北...
2010年4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西工区道北二路以北配合洛阳市鹏祥小区二期工程建设时发现西晋墓一座(编号HM1545)(图一),遂对其进行了发掘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HM1545为多室穹隆顶砖室墓,由墓道、甬...
利用1951—2004年我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夏季长江中下游典型旱涝年季节内振荡周期、强度和位相等特征进行合成对比分析发现:长江中下游涝年降水季节内振荡周期较旱年长,涝年以30~60d周期为主,而旱年以10~30d周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