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以观赏凤梨品种粉菠萝为材料,通过外施乙烯利促进其开花,研究粉菠萝花芽分化形态发育的特点,乙烯利对其成花的影响以及花芽分化过程中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探讨观赏凤梨花芽分化的可能生理机制,为观赏凤梨促花技...
以观赏凤梨品种粉菠萝(Aechm ea fasciate cv.Vanriegata)为材料,探讨了乙烯利处理对其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8d后粉菠萝即进入成花决定态;在花芽分化中期乙烯利处理提高了叶片中核酸、蛋白质水平;花芽...
以3个木薯品种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蔗糖浓度、培养基以及低温预处理等对木薯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2,4-二氯苯氧乙酸(2,4-D)、4-氨基-3,5,6-三氯吡啶-2-酸(Picloram)和苯基噻二唑脲(TD...
以春兰种子诱导出来的根状茎为材料,探讨培养方式、培养条件等因素对春兰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兰根状茎在液体振荡培养与固体培养的交替培养中不仅增殖率高,而且生长迅速。光照是根状茎分化成苗的必要条件;28℃...
以杜鹃红山茶嫩茎、叶柄以及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及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S+2.0 mg/L 2,4-D+0.5 mg/L 6-BA是杜鹃红山茶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1.0 mg/L 2,4-D+3.0 mg/L6-BA...
探讨5个木薯品种的花粉活力、寿命及柱头可授性。采用TTC法检测花粉活力和寿命,离体培养法检测花粉萌发率,血球计数法测定花粉量以及MTT法检测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开花当天13:00—14:30是5个木薯品种的花粉活力最高...
以莺歌凤梨侧芽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以次氯酸钠与升汞的交替使用可以使外植体的污染降低至26.7%。在增殖过程中,以丛芽为接种方式明显高于以单芽为接种方式。而6-BA在莺歌凤梨的生根培养中,具有明显的促...
以粉叶蜻蜓凤梨为材料,在不同时期施以乙烯利促花,结果表明,低温下乙烯利促花效应较差,粉叶蜻蜓凤梨体内的总糖、淀粉含量在相同的时间段里均明显低于其他高温时期,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低温下粉叶蜻蜓凤梨体...
通过对柬埔寨木薯种植、病虫害、销售、生产条件和加工利用等情况进行考察分析,阐述柬埔寨木薯生产状况。并对该地区木薯种植生产及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
就广西菠萝种植的面积、产量、品种、种植区域以及菠萝产业现状进行概述,指出广西菠萝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少、供需矛盾突出、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优势区域布局,积极培育新品种,加快龙头企业发...
针对"桂绿1号"、乌牛早2个茶树良种在忻城县马泗乡的引种表现进行了3年观察。结果表明:"桂绿1号"及乌牛早2个茶树品种在该区域移栽成活率高,分别为98.5%和96.1%,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桂绿...
超临界CO_2萃取热带睡莲鲜样两种产物形态的挥发性组分与抗... CNKI文献
以超临界CO_2萃取热带睡莲鲜样所得的精油与水相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两者的挥发性组分,采用四种体外抗氧化法测定和比较两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精油的挥发性组分种类要明显多余水相的,且精油中主...
为给合浦薯农木薯品种选择和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不同木薯品种和施肥水平对木薯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GR5’‘南植199’‘GR3’极其适合在合浦县推广种植,‘GR911’‘SC5’较适...
本研究以热带睡莲"印度红"的色素提取液作为测定材料,采用pH示差法来测定提取液中花青素含量,通过考察测定波长、测定缓冲液pH梯度、平衡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测定体系中吸光值的影响,来筛选pH示差法较优的测定...
多肉植物品种多样,管理粗放,抗逆性强,加之色彩丰富,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功能,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景观植物之一,通过对国内多肉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讨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推动...
以4个不同木薯品种(SC205、GR3、GR891、GR911)的无菌苗幼叶或带有腋芽的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组合对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对其离体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D和毒莠定对4个不...
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国种植的澳洲坚果品种,对我国澳洲坚果主产区9个主要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结合澳洲坚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我国目前的澳洲坚果主要推广品种使用桂热5号(Own choice)和桂热6号(900#),在广西、广...
以"GR911"木薯的腋芽为外植体,通过无菌培养获得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经不同浓度多效唑(0、1、2、3、4、5mg·L-1)与6-BA、NAA组合处理对组培苗增殖、生根、壮苗及移栽成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浓...
【目的】探讨保水剂和多效唑联合施用对木薯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提高木薯光合生产力及提高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美国PP-SYSTEM公司生产的TP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大田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