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湖南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定额抽样的方法,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湖南30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
要想促进全民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心态优化,需要由党委政府、专业人士、单位、社区、家庭、非正式群体等共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此同时,还必须指导并依靠全民自我健心,实现自助与他助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以全民自我健心...
目的:初步编制学生心理能力自评问卷,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整理形成初始问卷。选取501名学生进行初测并根据测量的结果对问卷进行修订。结果:学生心理能力自...
目的编制一套适合我国小学五年级以上各级学生的《学生心理问题自评量表》。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形成60个项目的预测问卷。抽取500名各级学生初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形成正式施测问卷,...
通过调查及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通常喜欢的40句语言与6种语言类型以及厌恶的40句语言与10种语言类型。在不同性别与不同学段的中小学生之间既有共同的语言好恶,在排序及强度上也存在一些差异。中小学教师作为学...
本研究以我国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并以此量表筛选中学生进行非理性信念的干预,检验干预策略对非理性信念及焦虑、抑郁等问题的影响。 目的: 1、编制一套适合我国中学生的...
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对湖南省5所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喜欢与厌恶的辅导员语言及其语言类型,发现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以及学生干部经历对辅导员语言的心理反应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此研...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它们共同组成广义的心理素质的内在结构。各因素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
目的:探索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IOT)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使用Beard修订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SCARED)、家庭功能量表(FAD)、自尊量表(SE...
由家庭空巢所引起的纯老人家庭是一种新的家庭类型。其形成的原因复杂,制约的因素多样。本文在进行多方位分析及预测的基础上认为,这类家庭在下世纪的中国社会将呈迅猛增加趋势,早日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包括四种状态。全民自我促进心理健康以达到良好心理状态的实践称为全民自我健心。要想实现全民达到良好心理状态的目标,在建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同时还需要实施全民自我健心工程。通过面向全民的心理健康教...
目的:编制中学生非理性信念评定量表(MIBS),检验其信度与效度。方法:建立条目库,经过项目筛选,保留40条组成MIBS。用MIBS对737名中学生进行测量,四周后对105名中学生用MIBS进行重测。另外,对40名焦虑患者进行了MIBS的...
湖南丧偶与非丧偶老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 CNKI文献
目的了解湖南丧偶与非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差异。方法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与社会支持量表,取得有效问卷307份,其中丧偶老人129人,非丧偶老人178人。结果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明显...
心理健康受着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根据影响的社会因素,居民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开展面向全体居民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建构心理支持系统、开展居民心理互助、完善心理干预网络,同时加上居民自助潜能的开...
目的探索影响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因素。方法使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社会认知理性量表、自编社会因素问卷,对5省市区1 437名居民进行测量。结果现阶段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比以前更加突出;社会适应状况、社会状况的...
长沙市内和娄底市农村两所小学3~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 CNKI文献
目的: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心理健康测量表于2004-05/07对长沙市内和娄底市农村各一所小学3~6年级300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并比较不同性别、城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测量表包括...
全民健心工程是从人们的心理需要出发,通过各种途径以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质,促使心理健康状态不断优化为目标的实践活动。根据人们心理正常、社会适应与幸福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通过心理教育与自我培养,增强合理认知能力、...
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应该以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为目标。以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及时防治心理问题这两种模式并举。注意三个结合:面向全民与关注重点结合;他助与自助结合;满足个体心理需要与促进社会适应结合...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外部影响的优劣、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科学与否。要想保证学校心理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客观上必须注意以下七个方面。即:要明确心育的目标,两种方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