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磨盘山5.76hm2天然次生林群落固定监测样地为平台,均匀布设144个凋落物收集器,于2006年每月末(4—11月)连续收集其凋落物,用以分析群落尺度上的凋落物产量、组成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年凋落量为3039.6 k...
研究以吉林省森林植被为对象,基于森林清查资料和标准地生物量、含碳率的计量结果,估算吉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并探讨其碳库组成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对减少森林生态系统碳库估算的不确定性,全面理解省区森林在...
通过对吉林省森林植被的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以及植被样品含碳率测定,结合吉林省2009年和2014年森林清查数据,估算了区域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固碳速率。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在不同林分和同类林分中存...
天然落叶阔叶林不同年龄紫椴径生长差异及其对气候暖化的响... CNKI文献
了解气候暖化对紫椴生长的影响是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结构和生产力特征的基础.为揭示不同年龄紫椴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差异,以及1980年左右气温突增变化前后紫椴的径向生长变化及响应敏感性...
以长白山林区林下14种幼树为对象,采用收获法对胸径D1.3≤2.5cm的幼树植株进行随机取样,通过对不同树种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的统计,建立了幼树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模型,并进行了实测验证。结果表明:以地径(D0)和地径平方与...
为明确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特征,在露水河东升林场内布设50个20 m×20 m样地,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径级结构、垂直结构和α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群落内共调查到乔木植物13科21属32种,优势种为红松、髭...
研究基于水曲柳在我国温带阔叶混交林区的生态地位、经济价值和资源几近枯竭的不争事实,以吉林省中东部森林分布区为对象,旨在通过水曲柳在不同群落中的数量特征、区域差异和生态特征分析等,为该物种的保育及可持续经...
早春类短命植物生物量研究(Ⅳ)——荷青花生物量及其模型构... CNKI文献
基于荷青花在药用、观赏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利用全株收获法采样,经分选、烘干、称重和数据统计后,获得了荷青花生物量及分配特征,并以其易测生长指标为自变量构建了总生物量的一元和多元线性回...
早春类短命植物生物量研究(Ⅱ)——多被银莲花生物量及其分... CNKI文献
采用全收获法研究多被银莲花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多被银莲花在株高达12 cm以上时开花、结果;随株高级的增大,茎叶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果生物量增长明显,花生物量呈单峰型变化;根冠比呈整体下降的变化趋势...
对路灯照射条件下杏树行道树生长、光合及叶绿素含量的调查与测定发现:HPS路灯照射可显著增加杏树行道树的新枝生长量;杏树行道树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均随光强的单峰型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响应...
早春类短命植物生物量研究(Ⅰ)——齿瓣延胡索生物量特征及... CNKI文献
以早春类短命植物齿瓣延胡索为对象,采用全收获法研究其生物量及分配特征,构建株高与生物量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齿瓣延胡索的高生长在进入花果并存期后基本停止,地上与地下生物量随生长发育不断增加,在花果并存期...
分析不同基质组合和不同容器规格下紫椴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差异,筛选出适宜紫椴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基质组合和容器规格.以紫椴1 a生幼苗为研究对象,以珍珠岩、蛭石、玉米芯、腐殖土4种基质混合,混合...
【目的】通过长期野外定点、定位法,监测次生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降雨再分配过程,检测其中金属元素Ca、K、Fe、Cu含量,探索降雨驱动下的森林养分循环特征,为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在研究地1 340 ...
“3W2D”教学法在创新教学中的应用——以环境学课程为例 CNKI文献
环境学是环保人才培养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国内外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防治措施有系统的了解,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3W2D”教学法是将“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以...
在苗圃中开展紫椴苗木不同保留密度试验,分析苗高、地径、生物量差异,筛选适宜紫椴苗木生长的密度条件,为紫椴合理育苗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结果表明:紫椴幼苗最适密度为90株/m~2,此时苗高为27.99 cm,地径为73.19 ...
以早春类短命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为研究对象,利用分解袋埋藏法研究多被银莲花分解过程中的质量残留率、分解速率及周转时间,为深入研究多被银莲花等早春植物养分循环奠定基础.结果发现:多被银莲花凋落物...
随着当前国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原料的安全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重视,故对各种农药最高生物残留量和限量的标准也日益严格,如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对各种食品原料中的农药最高残留量作出了严格的限定。食品中菊酯...
以长白山区30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根钻连续取样及分解袋埋藏法,对细根(≤2 mm)生物量及季节动态、细根分解、细根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细根平均生物量...
采用全收获法调查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下灌草生物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下灌木、草本生物与林分和立地条件生物量模型.得到的最优灌木生物量模型为S=-0.784-0.217x_1+0.003x_2+0.003x_3(S、x_1、...
采用样线调查法研究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隙及其更新特征.结果表明:林中扩展林隙(EG)为57.17%,冠林隙(CG)为19.73%;侧枝填充(CG/EG)在11~20 a对林隙填充作用达到最大,扩散指数Iδ为0.551 7,林隙在红松阔叶林中呈现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