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NGA,采用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得到每条记录的小波功率谱。研究了任意时间处小波功率谱最大值所对应的主频率。结果表明:地震动主频率随时间的增大逐渐减小;竖向地震动分量的主频比水平向分量随时间减小更快。分别采...
本文利用欧洲强震数据库、美国强震数据库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上万条地震记录,并根据研究内容不同,按照震级、震中距、场地类别或者震源机制进行了分组,在分组记录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地震动若干特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
文中将921台湾集集地震主震的404组强震记录按照不同震中距和场地类别分组,对加速度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持时、峰值加速度(PGA)、包络线、反应谱比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对不同分量加速度时间历程的若...
9.21台湾集集地震中场地类别对地震动若干特性的影响 CNKI文献
对9.21台湾集集地震主震的404组强震记录按照不同震中距和场地类别进行分组,然后对加速度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持时、峰值加速度、包络线、反应谱及其均方差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对不同分量加速度某些特征...
本文将美国西部、中国台湾和其它地区在基岩场地上的156组地震记录按不同震级、震中距分组,分析了持续时间随震级、震中距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强震记录的穿零率以及主频的时变特性,并用一直线来拟合穿零率随时...
选取欧洲强震记录数据库中,同一台站记录到的两次地震以及两个不同台站记录到的同一地震的强震记录,分析了它们的PGA比值、卓越频率和反应谱的不确定性以及不确定性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得出:影响地震动不确定性的因素主...
将欧洲及其毗邻地区以及美国的部分近场强震记录按照震源机制进行分组,详细的分析了震源机制对水平和竖向分量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放大系数以及竖向与水平向反应谱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震源机制对震级不同的地震动以及...
对美国NGA数据库中的3 551组地震记录按场地条件、震级、震中距进行了分组,采用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得到每条记录的小波功率谱。研究任意时间处小波功率谱最大值所对应的主频率,并对每个地震动分组内的主频率值做一定时间...
亚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是当代亚裔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种族或族裔背景是身份认同的基础。亚裔在美国一个半世纪的开拓历程中 ,他们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以下几种变迁 :暂居者 (侨民 )、族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和正...
亚裔美国人是美国多种族社会中正在崛起的一支族裔集团 ,它在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潜力。亚裔美国人这个概念的形成得益于1 96 0年代末的亚裔美国人运动 ,它既是亚裔集团泛亚的归属意识的要求 ,也...
董娣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04期 期刊
关键词: 亚裔美国人 / 亚裔/太平洋裔美国人 / 模范少数民族 / 15号指令
下载(486)| 被引(14)
对随机方法模拟地震动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际模拟验证,此方法简单有效,可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验算依据,同时为设计反应谱的拟合提供参照数据,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从欧洲强震记录数据库中挑选出163组强震记录,并按照震级、场地类别和震源机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地震动正负向包络线是否具有对称性,并分析了场地类别和震源机制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动正负向包络线一般...
本文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系统的论述了有阻尼多自由度线性体系的自由振动以及有阻尼多质点系的强迫运动。并以此为理论基础,主要针对在地震地面运动影响下,对非比例阻尼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提出了运用复振型反...
美国亚洲移民研究的新成果——评《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 CNKI文献
美国是世界上典型的移民国家之一。建国后至今 ,共有 46 0 0多万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移民来到这里。随着亚裔集团力量的壮大和亚洲移民比例的不断上升 ,美国对亚洲移民的政策成为美国学研究的新课题。由丁则民教授作...
关键词: 美国移民政策 / 移民法 / 《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 / 移民研究
下载(479)| 被引(1)
据有关数据,2011年中国印刷企业百强中,珠三角印刷企业21家、长三角印刷企业43家、环渤海印刷企业11家,三大产业带的百强企业占总数的75%,销售收入占78%。百强企业的分布区域仍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同时,2011年中西部地...
亚裔美国人运动是美国l960年代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裔沉默了100多年后在美国广阔社会、政治舞台上的首次演练。这次运动激发起亚裔的政治参与意识,促进了有亚洲血统的美国人的泛亚裔意识形成,同时,它为...
非正交阻尼线性振动系统的复振型地震响应叠加分析方法 CNKI文献
本文研究了一般非正交阻尼结构在地震地面运动影响下的动力反应分析方法,此方法将复振型地震响应叠加解答中关于余弦函数的杜哈美积分表示为该相应模态地震位移和速度响应的线性组合,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复振型的多...
计算分析了333组震中距小于40 km的欧洲及其毗邻地区的近场强震动记录的峰值加速度和3种频谱周期参数,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场地类别、震级、震中距等因素对近场地震动特性的影响特征,并统计给出了不同类别场地和震...
梳理了前人在不同时期跨越华蓥山断裂带的物探工作,重点阐述了2009年重庆市都市区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所投入的两条人工地震探测剖面合川—长寿剖面和荣昌剖面的探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