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了国外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现状,主要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功能等方面对氮沉降的响应进行了综述,并从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模式及碳分配状况,pH值的变化方面初步探讨了土壤微生物对过量氮沉降的响应...
通过以南亚热带森林三种主要树种即荷木、锥栗和黄果厚壳桂为主的苗圃试验地的苗圃控制实验,初步探讨土壤微生物数量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施氮增加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根据类群和氮处理水平不同而异。...
综述了国外氮沉降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研究现状 ,主要从菌根形成、形态 (菌丝体、菌根 )变化、子实体生产力和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等方面对氮沉降的响应进行了综述 ,并初步探讨了氮饱和的临界负荷。研究表明 ,过量氮...
鼎湖山主要森林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N沉降的响应 CNKI文献
研究了鼎湖山森林主要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模拟 N沉降的响应。凋落物分解速率随林分、树种和分解阶段不同而异。分解试验 3个月后 ,季风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分解物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 0 .5 0 ,...
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选取南亚热带代表性森林类型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建立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样地。2003年7月开始每月进行氮处理。这些处...
鼎湖山苗圃和主要森林土壤CO_2排放和CH_4吸收对模拟N沉降的... CNKI文献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苗圃(幼苗)、马尾松、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CO2 排放和CH4 吸收的一些特征及其对模拟N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CO2 日(白天)平均排放量的大小顺序为(平均值±标准误...
氮沉降增加对森林凋落物分解酶产生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受到关注。综述了凋落物分解酶的种类、影响酶的因素、酶的生态学意义和土壤酶研究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根据森林凋落物底物性质的不同,将凋落物分解酶分为纤维素分...
模拟氮沉降对三种南亚热带树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CNKI文献
探讨了 3种南亚热带优势树种荷木 (Schima superba)、锥栗 (Castanopsis chinensis)和黄果厚壳桂 (Cryptocarya concinna)的幼苗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分为对照组 A和处理组 B、C、D和 E,分别以 NH4 NO3形式人...
用组织分离法从采集于广东鼎湖山的腐殖质中分离得到一株枝顶孢属真菌(Acremonium sp.SC0105),其固体发酵物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多种柱层析,从固体发酵物中分离...
水葫芦内生拟枝孢镰刀菌SC1608的次生代谢产物 CNKI文献
研究了一株水生植物水葫芦内生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 SC1608大米发酵物的抗真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从中共分离获得6个化合物,经高分辨质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分别鉴定为4个鞘糖脂类化...
鼎湖山主要森林类型植物胸径生长对氮沉降增加的初期响应 CNKI文献
在林地分别喷加0、50、100和150kgNhm-2a-1,研究鼎湖山马尾松林、马尾松荷木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层植物胸径生长(年增长率)对增施氮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喷加N,马尾松林、混交林和阔叶林胸径年增长率分别为4.84...
通过人工喷施氮H4NO3建立了一个模拟氮沉降增加梯度系列,在近18个月的试验处理期间,研究了2003年7月、10月和2004年2月、5月这几个不同季度苗圃试验样地土壤动物群落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分为5个处理组:对照、低氮...
一株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固体发酵培养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水杨酸甲酯(2)、水杨酸戊酯(3)、香草乙酮(4)、草夹竹桃苷(5)、2-甲氧基-4-乙烯苯基-β-D...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 CNKI文献
报道了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各层次植物和表层土壤(0~20 cm)四个微量元素(Cu、Fe、Mn和 Zn)的含量和分配格局。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Cu、Fe、Mn和Zn含量(mg/kg)平均值依次为0.72、140.85、 1.42和1.92;(2)所...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状况... CNKI文献
三种森林表层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顺序为 :Fe >Zn>Mn>B >Cu >Mo,马尾松林的含量顺序为 :Fe>Zn>Cu >B >Mn >Mo,混交林和阔叶林与平均含量一致。三种森林有效Fe的含量均极高 ,表...
绿僵菌SC0924酚酸类代谢产物及其抗荔枝霜疫霉活性 CNKI文献
从绿僵菌SC0924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8个酚酸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香草酸(1)、丁香酸(2)、邻氨基苯甲酸(3)、苯乙酸(4)、阿魏酸(5)、二氢阿魏酸(6)、2-羟基-3-苯丙酸(7)和2-羟基-3-对羟基苯丙酸丁酯(8)。...
绿僵菌SC0924含氮杂环类代谢产物及其抗荔枝霜疫霉活性 CNKI文献
从绿僵菌(Metarhizium sp. SC0924)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12个含氮杂环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环(丙氨酸-脯氨酸)(1)、环(脯氨酸-酪氨酸)(2)、环(缬氨酸-亮氨酸)(3)、环(亮氨酸-异亮氨酸)(4)、腺嘌呤(5)、腺...
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Link)固体发酵培养物,经乙醇提取、柱层析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亮氨酸(1)、尿嘧啶(2)、胸腺嘧啶(3)、焦儿茶酸(4)、4-羟基苯甲酸(5)、3,5-二羟基苯甲酸(6)和7,8-d...
用组织分离法从采集于广东鼎湖山的2株多孔菌属担子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2株菌丝体,并对菌丝体分别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培养物经乙醇提取后,用柱层析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用光谱法鉴定均为羊毛脂烷型三萜,它们分别是多孔菌酸...
产紫青霉SC0070来源的Tetrahydroxanthone类化合物及其抗MR... CNKI文献
Tetrahydroxanthone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真菌、细菌及地衣中,属于氧杂葸醌类次生代谢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活性,该类天然小分子具有优势结构(privileged structures)骨架,可衍变为多种靶标配体~(...
薛璟花 李翰祥... 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册... 2016-09-25 中国会议
关键词: 化合物 / SC0070 / Tetrahydroxanthone / 产紫青霉
下载(21)| 被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