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神经科学的实验结果显示,在我们意识到行动之前,大脑已经做出行动的决定。这无疑向常识和传统的哲学提出挑战:所谓的自由只是一种幻觉。面对由此引发的激烈争议,我们需要对相关概念的误读进行剖析,并澄清自由意志...
理性思考与情绪感觉(情感体验)相互交织,有限理性产生的结果比按逻辑和计算方法行动更加合理。作为进化遗产的一部分,情绪优化了人的互动方式,并起到动机和知觉的作用。情绪在心理功能与神经机制两个层面影响推理:在心...
生命科学中的许多科学说明诉诸目的论解释,对此,主流的观点趋向于一种历史性探讨,即寻找造成功能差异的演化机制以及控制这些程序逐代变化的规律。然而,这种途径受到自然化目的论研究路径的诘问。重新考查终极因,剖析...
今日的分析哲学呈现出多元的样貌。分析哲学强调语言的可分析性,然而问题不仅仅是在哲学思考中确保分析工具的良好运作,而是需要明确,在何种意义上把语言当作理解现实的途径。在拒绝了分析/综合区分的预设之后,分析哲...
近些年来较为时髦的"实验哲学"存在着如下可疑之处:(1)从概念的外延来看,存在范畴混淆和边界模糊的问题,甚至某种意义上成为认知科学或实验心理学的语词变换,那么,实验哲学究竟是哲学还是科学?(2)实验的地位...
推测他人心理状态与知觉自我具有内在的联系,借助自动的、无意识的模仿,我们可能直接体验到他人的内心状态,这得益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相似的神经通路。这一发现揭示了感知他人动作意图的关联机制。本文在分析由此...
我们遭遇心身关系问题的症结,源自作为基础的本体论层面的困境——从概念的种类看,用以把握心灵的主观层面的形式与用来了解大脑的客观层面的形式似乎是不可通约的,体现为:经验表述受到语言限制,心理事件无法纳入严格...
意识的高阶表征理论试图寻找心理状态中的"主动意识"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本文对其核心观点和主张进行了阐释,呈现并分析了它所遭遇的困境与反驳,进而针对最为棘手的无目标状况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解析并给...
从“无身之心”到“寓心于身”——身体哲学的发展脉络与当... CNKI文献
传统西方哲学接受了笛卡尔的遗产,将肉体和心灵的关系置于一种对立的、二元论的基本构架。在笛卡尔那里,心灵和身体之间虽然存在一个密切的互动,但它们是两个本质不同的存在物:身体代表着感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心灵...
当代知识论中,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一直被视为两个重要而又对立的范畴,本文从心灵哲学的视角分析了二者的理论困境及其破产症结,即无论知识的确证取决于使其为真的外部世界还是主体的内在状态,都暗含了一个预设——它们...
神经科技的发展使得直接人为地操控大脑和心智变得可能,这无疑对个人同一性的判定构成了挑战。本文以情感为进路,探讨了同一性遭受干预的可能途径,分别从自我认同中的情感标准、真实自我的感受质、自我的客体化、选择...
在传统知识论那里,信念的辩护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基础信念的倒退似乎排除了我们具有任何知识的可能性。取消信念的辩护而诉诸知识与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成功地避免倒退问题和葛梯尔反例,但它将使我们陷入非理...
情绪的内在经验与情境重构——基于心灵哲学的视角 CNKI文献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意味深长地问道:我们之所以爱某物是因为它可爱,还是由于爱它而觉得它可爱?(《柏拉图对话集》,第14页)是先有爱这一情绪,然后认识到爱的对象可爱,还是先判断爱的对象可爱,其次才有爱的情绪呢?...
在洛克的意义理论中,意义是心中观念的标记,语词通过对观念的表达而获得意义。这一理论明确了人对意识中的那个被建构起来的表象的可感性特征的语言陈述及逻辑演绎,然而它也预设了那些恰恰需要我们对之进行解释的心理...
关于认知的研究,从心理学进展来看,20世纪70年代占主导性地位的是认知主义(cogni-tivism),或称为符号的研究定向;80年代兴起了联结主义(connectionnism),或称为网络的研究定向,它是以神经的网络加工系统为理论基础的,...
高新技术被人们称为“朝阳工业”,然而,高新技术同时也是高风险的技术。尽管作为日常经验常规化的传统技术也有其潜在的风险,但现代技术产生社会风险的机制和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主要包括两类风险,即技术开发的...
情绪是以态度为中介的社会约定的产物,它包含了内化的社会价值并参与了特定的伦理秩序,其经验内容和表达方式遵从并依存于文化和信念系统。情绪活动的选择性表现是具体情境中规定性的反应,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规则以恰当...
科学合理性的问题历来是科学哲学所探讨的中心和关键。然而,传统的科学合理性观念显然不能涵盖发展态势日益迅猛的现代科学,在大科学时代,人们越是认识到科学的巨大的社会功能,就越是要考察科学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
本文考察了柏格森面对心身关系问题的处理方式,并参照梅洛-庞蒂、德勒兹、米歇尔·亨利和德里达的诠释进行分析,通过交叉阅读和思考,旨在追踪心身问题如何在当代法国哲学脉络中转换为对于实在世界的存在及其可理解...
寓身认知是针对认知心理学的缺陷进行的反思与建构,文章在简要论述该范式核心理念与主张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其理论获得认同的神经生物学证据,从而凸显了寓身认知作为一种认知研究新兴发展趋向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