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涡框架下,利用位涡反演方法,对2003年夏季梅雨期间沿梅雨锋东移的一次弱江淮气旋的形成和维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与强气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流层中高层的扰动在低层气旋中心位势高度降低或地面低压减压...
2003年夏季梅雨期一次强气旋发展的位涡诊断分析 CNKI文献
通过位涡诊断和回推轨迹分析,对2003年夏季梅雨期间一次强江淮气旋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旋发展初期,非绝热加热在气旋的低层发展中起了主要作用,随后由于高层水平平流的增强,通过垂直平流使高低层大值位...
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梅雨期西太平洋副高结构和活动特征及动... CNKI文献
通过资料分析和诊断,揭示了在2003年6~7月淮河流域暴雨期间,西太平洋副高相对偏北并且呈现南北变化相对稳定、东西变化明显的特征;强劲而稳定少动的中纬度西风急流使得西太平洋副高难以北抬,从而造成了淮河流域降雨带...
在位涡框架下,利用位涡反演方法对2003年夏季梅雨期间沿梅雨锋东移的一次强江淮气旋发展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强迫对低层气旋环流强度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增强中低层气旋上游的北风和下游的南风,促使气旋上...
多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在0713号“韦帕”台风登陆前后探测性... CNKI文献
利用上海市气象局2007年9月进行的"韦帕"台风探测试验资料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多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在0713号"韦帕"台风登陆前后探测性能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
利用1961—200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整编的新疆夏季(6~8月)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新疆夏季1971—1986年干旱期和1987—2003年湿润期的大气环流变化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在平均环流场上,中亚巴尔喀什湖槽及上...
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强度变化位涡诊断分析 CNKI文献
利用位涡(PV)收支诊断和质点轨迹追踪等方法对2006年影响中国最严重的超强台风"桑美"强度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台风中心四周的垂直风切变、涡度、散度变化对台风强度变化有重要影响;通过位...
根据新建哈佳铁路依兰牡丹江特大桥84~#和85~#墩桩基钻孔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总结易坍塌地层大直径钻孔桩采用旋挖钻跟进长护筒钻孔工艺的处理方法。
Potential Vorticity Structure and Inversion of the Cyc... CNKI文献
In this paper, the potential vorticity structure and inversion of the cyclogenesis over the Yangtze River and Huaihe River valleys during 21-23 June 2003 are investigated with a potential vorticity (...
1989年春季青藏高原西北侧高空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CNKI文献
采用1989年春季ECMWF客观分析的700hPa和500hPa温度资料,对春季青藏高原西北侧高空温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青藏高原西北侧高空温度与东半球其它地区高空温度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它们是新西...
本文对1981-1982年北半球冬季对流层高层季节内(30-60天)振荡的特征作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冬季30-60天振荡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最显著;冬季30-60天振荡经(纬)向传播在不同经度(纬度)有很大的差异,但在180°E和5...
利用2007年的"韦帕"、2009年的"莫拉克"、2010年的"凡亚比"和2011年的"梅花"四个台风的GPS探空数据,本文对华东近海和沿海地带的台风风廓线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求出梯度风速及...
本文对采用BORLANDC3.1在WINDOWS下设计开发的草地、小麦和土壤水分卫星遥感动态监测系统进行了概述,以便人们对该系统有所了解。
春季青藏高原西北侧20天振荡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 CNKI文献
本文使用1991年春季青藏高原西北侧8个站日平均气温和KWBC客观分析资料,对青藏高原西北侧大气20天振荡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青藏高原西北侧大气存在显著的20天振荡,这种振荡在垂直结构上表...
青藏高原西北侧多雨年与少雨年低频波的时空谱分析 CNKI文献
本文使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1988年和1989年两年的5月1日-8月31日500hPa位势场格点资料,分别对应着青藏高原西北侧多雨年和少雨年。根据Hayashi提出的时空谱分析方法,对多雨年和少雨年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
1989年夏季青藏高原西北侧高空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CNKI文献
采用1989年夏季ECMWF客观分析的700hPa和500hPa温度资料,对夏季青藏高原西北侧高空温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西北侧高空温度与东半球其它地区高空温度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它们是泰米尔半...
NOAA/AVHRR数字云图在大降水落区预报中的应用 CNKI文献
使用NOAA/AVHRR数字化的云顶温度和未来12小时降水量资料,对新疆地区大降水落区进行了探讨,得出新疆地区大降水落区与云团的云顶温度之间的关系,并得到了新疆地区降水的云团天气模式。
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发展的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9),进行了有、无青藏高原对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夏季风...
利用上海地区11个气象站1979—2008年5~9月降水资料分析了近30年上海地区暴雨的年、月际及暴雨成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上海地区暴雨逐渐向强、局部、特短时间方向变化。7、8月暴雨较多,以短时局部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