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泥质沉积区全新世有孔虫和介形虫及其古环境应用 CNKI文献
浙江岸外东海内陆架MD06-3040柱状样完整保存有10.6cal.kaPB以来的全新世沉积记录,采取257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有孔虫和介形虫定量分析。依据丰度上的优势成分和特征种的分布,识别出6个底栖有孔虫组合和4个介形虫组合。...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在近5年来取得迅速发展。从1994年的中德合作太阳号SO-95航次到1999年的ODP184航次,南海已经成为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新热点。在地层学方面,南沙海区首次建起中国海第一...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全新世古环境变迁:有孔虫证据 CNKI文献
对东海内陆架MD06-3040柱状样257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有孔虫及其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应用底栖有孔虫组合和不同生态(表生/内生、内陆架/中外陆架)种的丰度,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a.bulloides和Globigeri-noides.ruber的...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 184航次1148站(18°50.17.3′N, 116°33.93′E, 水深3308.3 m) 1165个样品中底栖有孔虫的同位素分析, 获得了24 Ma以来连续的、平均分辨率为21 ka的δ18O曲线. 这是迄今全球晚新生代最连续...
系统描述了黄海和渤海钻孔的中、晚更新世海相冷水介形类Acanthocythereis dunelmensis(Norman,1865),Hemicytherura clathrata(Sars,1865),Heterocyprideis fascis(Brady et Norman,1889),Munseyella hatatatensis I...
南海北部ODP 1148A孔(18°50.17′N, 116°33.93′E, 水深3308.3 m)中新世24-5 Ma底栖有孔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 和 C. kullenbergi及18-5 Ma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两者的δ13C曲线总体...
对首次在南沙北部海域 1 795 7 2柱状样 ( 1 0°5 3.9′N ,1 1 5°1 8.3′E ,水深2 1 95m)柱深 7.80m至 8.1 0m层段中发现的大量微玻陨石进行了初步研究 .其形态多种多样 ,以圆球形为主 ;直径一般小于 1mm ;颜...
东海、黄海海岸带现代介形虫计有57属91种,其中活介形虫30属43种,本文从属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数量丰度、优势度、分异度)等方面对滨岸淡水、潮上带半咸水、潮间带、河口区和潮下带等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群和埋葬群进行了系...
活介形虫壳体中Mg/Ca比值与温度和盐度关系的试验 CNKI文献
由低镁方解石组成的介形虫壳体普遍含有Mg,Sr等微量元素.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介形虫壳体中的Mg/Ca比值与壳体形成时的水温和水体中的盐度呈正相关.不过,这个结论只是建立在对个别属种的活个体测试基础之上,并且还存...
Neogene oxygen isotopic stratigraphy,ODP Site 1148,nor... CNKI文献
A detailed stable isotopic study based on benthic foraminifera from 1165 samples of ODP Site 1148 (18°50.17.3'N, 116°33.93'E, water depth 3308.3 m),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provid...
赵泉鸿 翦知湣 ...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1年10期 期刊
本文根据我国各海区近700个表层样品定性、定量分析的结果,讨论了介形虫数量与属种的分布。介形虫的种数与个数具有由南向北、由河口海岸到陆架外缘随水深变大而增加的趋势。按照在各种温度、盐度、深度条件下不同属种...
关键词: 介形虫
下载(233)| 被引(19)
冲绳海槽南部末次间冰期以来古海洋学变迁:ODP1202站的记录 CNKI文献
对冲绳海槽南部ODP12 0 2站 16 5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CaCO3 含量测定和 4 7个样品以浮游有孔虫为主的微体化石定量分析。应用CaCO3 含量变化与δ18O曲线的对应关系 ,初步将 12 0 2站岩心划分为MIS 1— 5期的沉积。根据...
1977年起,笔者对江苏省平原区100多个水文地质钻孔中的5000多块第四系岩芯样品做了微体古生物分析,获得了大量的介形虫、有孔虫、轮藻、硅藻、有壳变形虫、苔藓虫等化石,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古地理研究提供了可...
柱状样 182 88- 2采自于南海南部巽他陆坡 (5°4 4′N、 110°4 4′E,水深 788m ,柱长 6 .8m ) ,通过与邻近柱状样同位素的对比 ,其揭示了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沉积。柱状样中指示水深较大的介形类和浮游有孔虫丰...
中更新世撞击事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南海ODP 1144站的高... CNKI文献
本文对采自南海北部 ODP114 4站 (2 0°3.18′N,117°2 5 .14′E,水深 2 0 37m) 385 .8— 386 .4 m层段的 2 8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微玻陨石、浮游有孔虫及其同位素分析 ,以评估中更新世撞击事件对环境的影响。...
对琉球群岛东侧的菲律宾海北部海区(27.0°-30.0°N,129.5°-135.5°E)水深1666m至6616m的12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定量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仅在38个样品中发现介形类,主要分布在4000m以浅水深区。初...
定量研究了庙岛黄土剖面中的微体化石,其中腹足类是原地生活的陆生动物,而所有底栖有孔虫、介形虫、双壳类和海胆刺都是在冰期时被流行的冬季风从渤海的北部和西北部搬运来;浮游有孔虫很可能源于黄海和东海北部,由南风...
南海中、北部111个深海表层沉积物样品中介形虫定量分析表明,介形虫丰度和分异度在1000m以浅的陆坡上部最高,随深度增加碳酸盐溶解作用的加强而显著减少,至3000m,即浮游有孔虫溶跃层深度之下则罕见;...
通过季节采样和定量分析,研究了上海芦潮港海岸带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研究表明:(1)芦潮港潮上和潮间带活有孔虫群落和种群具强烈的季节变化,但其组成、丰度和分异度与水温和盐度无明显的相关性。群落组成在潮上带以...
冲绳海槽西南部二万年来的深海介形虫和古环境变化 CNKI文献
从冲绳海槽西南部255柱状样采集114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介形虫定量分析,结合有孔虫、同位素和碳酸钙含量等资料探讨东海二万年来的古环境变化历史。依据属种组成、数量、丰度及分异度,在255柱状样中识别出与全球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