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我们正在面对一个确定的事实:人际信任逐年衰落。虽然已有研究一致证明信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然而,很少有文献阐明市场经济发展对信任的影响。整合近年来各种新获得的宏观和微观证据可以发现,市...
被信任者社会身份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这种数量差异可以体现其社会身份的复杂性。本研究探讨了被信任者社会身份复杂性(单一身份、多重身份)如何影响人们对其可信性的评价。实验1考察了被信任者社会身份复杂性对其可信...
近年来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开始受到心理学者的关注。要正确识别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治理的心理内涵出发,认识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治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事务,治理的...
准确评估我国公民的财经素养现状,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提升个人财经福祉都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财经素养“三元”理论开发的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测验,调查了全国31个省区的万人样本。调查结果不仅为该测验提供了全国常模...
疫情期间公众的经济信心、财经价值观与支出行为意愿 CNKI文献
本研究以全国30个省份的1 074名公民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公众经济信心、财经价值观(包括财富价值观和财经伦理观)与支出行为意愿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发现:(1)疫情期间公众经济信心呈现短期信心低迷...
对个体财经素养状况的准确评估是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前提,然而目前缺乏基于清晰理论框架且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财经素养测验。本研究编制了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测验,它包括三套(或五项)测验:财经知识测验、财经能力测...
“神圣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征。近年来,商业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即将神圣价值观作为一种广告宣传工具使用,以帮助企业赚取更多利益,却忽视了这种“价值观营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是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综述43项有关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得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各类人群,包括...
财经素养是现代公民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世界必备的重要素养,提升公众财经素养不仅有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于确保个体财经福祉、维系宏观经济良性运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财经素养的“三元”...
研究以辛自强提出的财经素养"三元"结构理论为基础,借鉴《中国公民财经素养测验》的框架和思路,开发了专门的《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测验》,它包括三项测验:财经知识测验、财经能力测验、财经价值观测验。经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疫情心理的研究再度引起了重视。风险认知是公众对疫情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它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地域差异、人口学特征差异,并受到信息来源的影响。同时,疫情及其风险认知会进一步对社会心理、经...
当前人们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争议颇多。严格来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心理的服务体系",它截然不同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该从国家和社会治理...
自20世纪90年代初对财经素养的经济学研究兴起,这一领域已有长足发展,然而,心理学对财经价值观的研究一直处于与之分离状态,学界对财经素养内涵与结构的认识鲜有突破。本文对财经素养研究文献进行了学术史的梳理,并整...
自恢复高考至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一历史时期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变化呢?本研究对1986至2010年间237项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进行了横断历史的元分析,以考察这些研究(被试为...
财经素养作为公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备技能,对个体财经行为和宏观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我国公民总体财经素养目前仅处在中等水平,因此多个学科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关注财经素养提升服务问题。基于已有实证依据,财...
等值分数概念的发展要以相对量概念和乘法思维为基础。实验1将小学一至三年级儿童等值分数概念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整体量概念、数量化的相对量概念、正式的等值分数概念,结果表明一年级儿童尚未获得数量化的相对量概...
新冠肺炎的人际传播暴露出了现代社会因人口聚集和流动而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因此疫情防控的关键是人的管理,要引导公民做出符合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行为选择。社会治理和社会心理服务应将提升公民理性作为核心目标之一...
社区认同是社区心理研究的核心变量,然而目前缺乏明确的界定和专用的测量工具。我们从功能认同和情感认同两个维度定义了社区认同,并编制了量表。以北京市社区居民为被试的调查结果表明,所编社区认同量表有良好的信度...
在当代剧烈的社会变迁背景下,人们的信任水平可能会发生改变。本文采用横断历史研究方法,对采用Rotter"人际信任量表"调查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53篇研究报告进行了元分析,这些文献涉及24233名大学生,调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