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是北洋政府时期,经袁世凯批准设清史馆,聘赵尔巽任馆长编纂的一部大型清朝历史史籍。因其未经总阅修订即匆忙付梓刊行,故日"史稿"。参与该史稿纂修的工作人员,前后有300多人,编纂历时达15年,最后...
清代国史馆 ,是纂修清朝历史的常设机构 ,从康熙二十九年 (16 90 )正式设立 ,到宣统三年 (1911)被北洋政府接管 ,2 0 0多年间 ,国史馆先后纂修大量的各朝纪、志、传、表及大清一统志、皇清奏议等史籍。形成了一整套行...
慈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有重要影响且很有争议的人物,也是位有很多传说的人物。清末以来社会不仅对她的功过是非有各种评议,对她的生平事迹、家世出身等细节也都有各种传说。所以,本文就慈禧到底生于何处;慈禧称&...
圣旨是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制、诏、诰、敕、谕、旨、批等命令的总称。现社会上流传的所谓"圣旨",多为明清皇帝封赠官员及其先人、妻室的诰命与敕命。近年来,在影视、戏曲等文艺作品中,经常出现皇帝圣旨或&quo...
2015年2月10日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同志们:中国档案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于2009年11月选举产生,现已届满。受常务理事会委托,我代表第七届理事会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一、五年来的主要工作5年来,中国...
自2001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的明清档案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以来,以目录数据与原文数字图像挂接为形式的数据库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共生成机读目录条目200万条,原文数字图像500余万幅,使得馆藏朱批奏折、...
清代的档案保存比较完好,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资料,今天保存下来的清代档案材料不下2000万件,这对大清史的编修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清史工程已经作了利用清代档案的总体规划,已经立项整理档案项目23个,涉及档案140万件...
清朝雍正年间敕建的浙江海宁海神庙,因其规格的特殊,曾引起社会各种传说和猜疑,这些传说和猜疑又和雍正朝宫廷斗争相连。本文以清宫档案为依据,从雍正敕建海宁海神庙的原因和背景、海神庙的建造和布局等方面,论证了和...
赛金花是清末民初全国的知名人物,特别是在北京,几乎家喻户晓。几年前,我曾在第一历史档案馆看过光绪二十九年(1903)关于她因虐待妓女致死案的原始档案,并就此写过一篇文章,以至于后来对涉及赛金花的一些资料就比较关...
刘知几云 :“史之有例 ,尤国之有法。国无法 ,则上下靡定 ;史无例 ,则是非莫准。”①故中国历代修史 ,无不先定体例。《清史稿》撰修之初 ,也曾进行了体裁体例大讨论 ,虽其最后定稿 ,体例仍多问题和疏漏 ,但时人的许多...
档案是修史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次清史纂修工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工程伊始,编纂委员会就把档案文献利用放在了重要位置。2003年4月,成立了档案组,专门负责全国清代档案的调研、整理、公布等工作。现在清史...
关键词: 朱批奏折
下载(269)| 被引(1)
纂修清史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我国新世纪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此项工作已于2002年底全面启动。为配合清史的纂修工作,本刊特辟“纂修清史工程”专栏,敬望专家学者不吝赐教,踊跃投稿。
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1911年被推翻,历时268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数民族统治全国时间最长、最稳定的一个朝代。总结清朝治世理政的经验,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朝的皇帝比较注重读书学习。本讲从介绍清朝皇帝如何读书学...
上林春讯人间满 剪出红梅花万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近... CNKI文献
2005年10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迎来建馆80周年。正如王刚同志在致我馆的贺信中所讲的,明清档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经过几代档案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明清档案在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繁荣中华文化、...
抢救文化遗产,服务清史编纂与研究——国家清史工程档案立项... CNKI文献
清史纂修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抢救整理出一批适用于清史纂修的原始清代档案,既为新修清史提供广泛利用,同时也为国家抢救保护文化遗产。清史工程档案整理立项主要分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清代中央衙门档案与...
中葡《通商和好条约》(1),又称《北京条约》,系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在北京签署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全文共54款,其中对中葡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关于允许葡萄牙人“永居管理”澳门的条款。它不仅牵涉到对澳...
清朝管理官员,除三年对外官一次"大计"和对京官一次"京察",以及履职引见、年终陈述等外,还有一项特殊的制度——密考。此制源于康熙时期的密折奏事,正式实行于乾隆朝,一直使用至清朝灭亡。由于考...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反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6岁的皇帝溥仪颁布的“退位诏书”,通...
邹爱莲 中国文化报 2011-09-29 报纸
翻开中国2000多年有皇帝的历史,能够发现一个基本规律,大凡一个统治比较稳定、长久的朝代,其当朝的皇帝多是能够认真学习、领悟、实践传统文化的皇帝;反之,则往往或因荒淫造成其政权的短命,或因不学无术使国家风雨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