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原油的快速评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原油快速评价的重要性和需求,以及近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光谱方法用于原油快评的优势和特点,及其与标准方法之间的准确性比较。
本文介绍了近些年兴起的过程分析技术(PAT)、在线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组成和实施以及国内外近红外光谱仪器的进展情况,提出了我国应重视过程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及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方向。
碳酸二甲酯作为汽油组分,可以增加其中氧含量,有提高辛烷值的潜力,研究法的调合辛烷值为101~116,添加量在6v%以下对于汽油其他性质影响不大。
近红外光区域是指波长为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及中红外之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1950年左右,人们开始制造简易的近红外光谱仪分析谷物、饲料、奶、蛋等农产品中的水分、蛋白质及...
世界各地石油性质千差万别,主要是由于其中烃类及含硫、氮及金属等的衍生物的结构与比例有差异所致。因此石油组成是决定石油各馏分性质最本质最基础的因素。本文归纳了我国石油组成的特点,希望能对我国炼油工艺及产品...
对于各种石油馏分中酸及油的分离方法进行了评价。传统的碱液脱酸工艺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醇胺脱酸技术,分离效果好,且环境污染少,但能耗高,脱酸油色度受影响。其它方法尚在实验阶段。
1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崛起近红外光是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常称作红外光)之间的一个波段(700~2550nm),当一束复合光穿射样品后,如果被照射样品的分子选择性地吸收某
近红外光谱仪作为一种重要的科技装备 ,文中简述了近红外光谱的基础及特点 ,并针对新的使用者常关心的问题 ,如可以测量的项目 ,价格、标准化的问题以及分析仪仪器的选型等进行了探讨。
一、前言为了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石油资源,我国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大量评价工作基础上还作了不少石油组成的分析工作。因为石油组成是决定石油各馏分性质最本质最基础的东西,故本文着重归纳了我国石油组成的
NIR-2000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分析的需要,经过反复论证、研制、开发及修正,目前已小批量生产。经过全过程的实践,使我们对于分析仪器的开发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石油产品的规格及测试方法的标准化是一项正在广泛研究的课题。为了使分析方法标准化,目前在产品标准测试方法的研究工作中,已广泛进行实验室之间的协作,以便从较大量的数据中求得方法的再现...
评述了我国近五年来(2009年—2013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内容涉及软硬件研发、方法研究、以及诸多领域的应用开发等方面,并对今后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引用文献209篇。
褚小立 陆婉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年10期 期刊
我一直在从事科研工作,对仪器制造及教学都很少了解,但是因为我们最重要的资源是仪器及人才,优质的仪器及优秀的人才是我们永恒的期盼。最近一个时期,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仪器制造业如何更多地满足教学方面的需求...
自主研制仪器的体会和建议——“振兴东北科学仪器高层专家... CNKI文献
为落实党中央关于改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吉林省科学仪器行业优势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体战略中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培养四类人才和拉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分析仪器学会...
我国目前年产油已在1.4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五位。我国地区辽阔,油区分布广。油田主要有大庆、胜利、辽河、克拉玛依及中原等。所产原油的共同特点是密度较大,含蜡高,轻馏分含量较少,含硫少。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重油...
关键词: 石蜡基
下载(164)| 被引(0)
回顾世界炼油工业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一个显著特征是炼油企业无不对炼制技术进步给予高度重视,因为炼油企业面临着政府对燃油环保指标的限制日趋严格和原油资源日趋变重的压力。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市场...
选择环己烯、苯或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流动相改性剂、正己烷为流动相时,吸附在银型磺酸键合硅胶固定相上的烯烃与流动相改性剂之间存在顶替置换作用,即烯烃的容量因子k'的对数...
关键词: Ag柱高效液相色谱法 / 烯烃族分离 / 顶替机理
下载(61)| 被引(0)
近年来,我国炼油工业出现了一个新的跃进形势,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正在蓬勃发展。石油产品的试验方法也在不断革新。遵照毛主席“洋为中用”的教导,收集了一些国外有关气液色谱法在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中应用的资料,供有...
采用氯一活性溴化物/生物分散剂作为控制工业水系统中海洋生物淤积的新方案,可以大量减少氯气的使用量,较之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注氯方案,更有效,更安全,有更好的环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