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化"可以相对分解为管理活动、学术活动、组织权力和组织结构的"行政化"。高校"行政化",必然会降低校务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学术事务的有效开展、阻滞多元权力的参与和监督、破...
大学学术文化包括大学的学科文化与院校文化两个部分,前者是学者的专业忠诚形成之源,后者是大学内部相对稳定而独特的社会心理环境。它们构成大学学术的“生产力场”,具有目标导向、激励和凝聚以及软约束等功能。但是...
我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面临三重障碍:组织结构的院系隔离和跨学科学位的欠缺造成组织障碍;僵化的人事制度和评价制度构成制度障碍;以学科分化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学术评议中的"本位主义"造成资源障碍。有鉴于...
提高生产力是人类追求进步的基本心态。人们不断呼吁提高国家的生产力、产业的生产力、企业及员工的生产力,等等,并且出现了“生产力经济学”这种专门的学科。大学作为社会的学术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和人...
大学是—种“底部厚重”、“重在基础的组织”。它的各项活动的开展、职能的完成直接依靠处于操作层次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作为大学的“基本操作单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处于生产、传播、运用知识的最前沿,是大学目...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经历了通才、实用人才(专门人才)、全面发展人才的演变。20世纪末,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又确立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本文探讨大学内部基层学术组织的成员个体或团体对职责范围内的学术事务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在借鉴了“学术民主管理权力”和“学术权威”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历史和学理两个方面探讨了大学基层学术权力的表现...
学科文化是学科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语言、价值标准、伦理规范、思维与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大学学科文化意义重大,是影响大学学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文化因素,对于大学学者、大学学科以及大学整体的发展具有持久而...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历史悠久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它的发展既受到大学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复杂的影响 ,又受到知识迅猛发展、学科分化与综合共存的影响 ,甚至还受到各国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的制约。
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是大学内部各种学术性机构的构成、排列与组合状况。它奠定了大学学术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平台,能够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学术生产”的有效开展。我国传统的大学学术组织结构过于单一和僵化,不利...
公派留学回国政策的改进:基于回国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 CNKI文献
国家公派博士生回国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显示,国家公派留学回国政策有待改进,具体策略:一方面,要坚持约束性政策中的经济约束,要加强法律保障和名誉处罚;另一方面,鼓励性政策应兼顾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前者要求侧重...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的“基本操作单位” ,在学术生产和学术管理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尝试对该组织进行特性探讨 ,选择了工作、结构、权力和成员四个核心要素为切入点 ,得出了以下结论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一...
大学学术活动的两个重要特性是隶属于精神生产活动、具有组织化的特征。大学学术活动的基本内容是知识传播、科学研究和知识应用,但“精神生产”的特性要求大学学者实现“学术化生存”;大学学术活动带来学者的高度分化...
论大学学术发展的系统观——大学学术生产力“八维度”剖析 CNKI文献
大学学术生产力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从要素上讲,它由大学学者的生产力和学科知识的生产力两个方面决定;从过程上讲,它可以分解为学术活动的生产力、学术体制的生产力和学术文化的生产力;从结果上讲,大学学术生产力又直...
高等学校的"学术自由"机制的建立,应当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发展过程中受到特别的强调和执行;应遵循学术自由的基本规定,减轻教师个体数据压力和改革高教系统量化评价体系;学术自由要避免"工程思维"...
高校学科评价是高等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高校某一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及所要达到的目的、价值或效果、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或估量的过程,是高校学科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加强研究和关注。...
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较差 ,但这又是有悖于中国基础教育的良好声誉的。为什么受过一流基础教育的中国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却不能成长为符合社会急需的一流人才呢 ?本文分析了其中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与深层原...
陈何芳 董泽芳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年04期 期刊
在界定和描述大学基层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它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消除五种观念误区,建立科学的学术管理制度,促进组织成员个体及组织整体的学习与成长,以此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的“基本操作单位”.在学术生产和学术管理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功能却严重弱化,难以扮演好自身角色。怎样改革才能使该组织发挥正常功能呢?本文结合多方面...
陈何芳 陈彬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年05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