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台风相关联的浙江东北部暴雨成因及预报难点分析 CNKI文献
1720号台风"卡努"在南海活动期间,浙江东北部地区出现暴雨,降雨持续时间和强降雨带移动轨迹是本次暴雨预报的难点。利用常规观测和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综合诊断分析了此次暴...
选取1949—2015年间对宁波市影响较大、灾情记录完整的58个台风样本,基于灾损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台风灾情关联度,选取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台风灾情综合关联度,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台风灾情预估模型。结果表明,...
当归芍药散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CNKI文献
目的 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所着《金匮要略》,有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白术组成,早先主要应用于妇科痛证的治疗,近年来发现当归芍药散具有抗神经炎症、调节神经递质、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阿尔...
消费者选择O2O模式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AM)技术接受... CNKI文献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理论(TAM)提出消费者选择O2O模式消费意愿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利用数理统计分析,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选择态度和消费意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网购经验与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有负向影响;消费者感...
用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加密资料对2017年6月13日前后浙江梅雨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次暴雨事件与低层偏东风、西南气流带来了充沛的水汽有关,而1702号台风"苗柏"对西南气流的输送有重要作用。为了验证...
利用云图资料、再分析资料和自动站加密资料对2017年6月13日前后浙江梅雨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与低层偏东风和西南气流带来充沛的水汽和能量有很大关系,而1702号台风苗柏对西南气流的输送有重要作用。...
高校优秀校友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研究——以武汉商学院旅游... CNKI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以专业为背景的优秀校友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以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开发利用的途径。
用调整边界层湍流系数的QNSE方案模拟夏秋季沿海大风的应用... CNKI文献
利用WRF模式,采用YSU、QNSE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以及调整参数后的QNSE边界层参数化方案(MQNSE),对2009年7月梅雨个例、2015年苏迪罗台风以及2013年10月的近海大风进行了模拟试验,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着重检验参数调...
短临预报服务是气象工作的短板,宁波市气象台把十三五期间宁波市气象局建设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作为突破口,在认真调研学习先进地区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基础数据链路建设、短临技术引进和开发...
宁波-舟山港灾害性大风数值模式检验订正及服务平台设计 CNKI文献
本文将wrf中尺度数值模式通过三重嵌套降尺度、垂直网格加密等精细化处理手段和边界层、积云参数化方案的优选,为宁波-舟山港提供精细化风场预报。模式水平最高分辨率1km×1km,边界层湍流方案和积云方案分别采用Y...
本文首先分析了导游与游客的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旅行社发展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他们之间信任危机的对策。
利用天气雷达和极轨卫星对2006年8月8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青峙工业区宏源路88号的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露天废纸原料堆场大火进行反演,分析其在天气雷达和极轨卫星上的表现特征,结果表明:天气雷达图像能够应用...
基于MBTI性格理论探讨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 CNKI文献
本文首先对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以MBTI性格理论为工具,建立旅游专业人才与旅游行业职位的匹配图谱,进而从根本上提升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就业质量。一、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我国的旅...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质量
下载(3)| 被引(3)
从导游职业的实际出发,全陪导游和地陪导游两个方向分析适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径。
1.施肥原则增施有机肥。氮肥是根据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磷、钾肥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恒量控制。2.施肥总量根据玉米养分需求,中等肥力地块一般ha产量10000kg时,ha施用N180~200kg、
新课改的实施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情境教学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新课标的目的。在情境的创设时,教师要做到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并注重情境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从旅游企业需求的角度探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核心竞... CNKI文献
从旅游企业需求的角度探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从而明确大学四年学习努力的方向。
旅游产业大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旅游人才,尤其是中高层次的旅游人才,而本科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却不受旅游企业的欢迎,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供需矛盾突出。笔者认为化解矛盾的关键是培养本科院校旅游专业教师的实战能...
数学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我们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课本上去学习,也要从数学实践活动中和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