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整体学习和有序发展的意义上讲,学习具有自由性、不厌性、觉悟性和转化性四个根本属性。自由性表征学习的起点和支点,不厌性表征学习的本色和基调,觉悟性表征学习的具身和体认,转化性表征学习的体用和效能。
从“知晓的德育”转向“智行的德育”——当前学校德育变革... CNKI文献
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高度叠加的时代,学校教育长期形成的"知晓的德育"教化模式尽管存在着某种合理性,但遭遇了严峻的挑战,暴露出风险社会的"阿伦特困境"。为此,应朝着"智行的德育"...
在价值取向、主要目标和实践路径等方面,新时代精神视阈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在教育规范伦理的基础上,转向更加符合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更加具有复杂性、挑战性、创新性的教育智慧伦理。教育智慧伦理是当代教育职业...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时至今日,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有30多年了。然而,无论是学术界、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广大一线教...
本文旨在探讨“知识与智慧”这对概念和范畴的基础上,向读者传达笔者的一种教育信念:即“教育是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在笔者的心目中,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教育不...
知识与智慧在人类教育活动中表现为"同一—分化—统合—转化"四种关系形态及四个历史阶段,它深刻地反映了知识价值与智慧价值在人类教育活动中的演化过程。在古代教育中,知识与智慧浑然一体、朴素同一;至近...
"边缘人"现象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个人或群体因为某些原因被排挤而远离课堂教学活动中心。"边缘人"的存在究其根源主要是由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歪曲的教学观念、负向的教师期望、失衡的...
从“学科立场”到“学派立场”——论中国教育学的学派意识... CNKI文献
通过学派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21世纪需要更加关注教育学的学派建设。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主要靠“立论”,教育学的学派建设主要靠“实证”。真正的教育学学派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而不是在书斋里“论...
追求人的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智慧教育有两个基本层次,即狭义的智慧教育和广义的智慧教育,从狭义的智慧教育到广义的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重要的价值转向。
从“知性人”到“智性人”——当代教育学人性假设的转型 CNKI文献
从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上讲,人是"知性人"和"智性人"的统一体。现代教育学倾向于"知性人"的价值假设,着重于满足人认知世界和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这种价值选择正面...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基于国家利益、社会需求和民生幸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立足于成才、成人、成事、成己、成功等...
"素质"一词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近30年来,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政策调控,还是在实践操作、考核评价等方面,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素质...
近代以降,教育学建基于科学范式的理论假设及其实践操作之上,并呈现出理论陈述的知识样式和规范控制的话语方式,这使得教育学越来越不可信、不可爱、不可用。当代教育学最为需要自我反醒、自主解脱和自由解放,寻求教育...
智慧是人们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技巧等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本领 ,是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中个人生存、发展状态的积极审视、观照和洞察 ,以及对于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明智、果断、勇敢地判断...
知识和智慧是教育基本理论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教育不仅具有知识性格,而且更具有智慧性格。现代教育知识性格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导致教育不能有效地引导人的智慧成长。当代教育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智慧性格去引导、改造知识...
一、问题的缘起 人类社会已经跨越“贵族权力”时代,即将度过“资本权力”时代,正在迎接“知识权力”时代!在一个社会愈来愈知识化,知识愈来愈现代化、中心化和权力化的时代里,“知识生存”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主...
教育的智慧性格优先于教育的知识性格,古老的智慧教育不仅是人类教育的源头,更是其本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现代知识教育的强势与坚挺遮蔽了智慧教育的人性光芒,人的自由发展、全面的丰富性、独特的创造性日显衰弱与式...
幸福是生命永恒的主题、劳动创造的果实、生活总体的平衡和人生美好的状态;智慧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幸福之源;追求生命智慧既是教育的本性,也是教育通达幸福的中介。"教育→智慧→幸福"构成人类生活...
"适合学生的教学"是一个整体,一个大系统,一种自然的、结构化的、科学的教学秩序,一种严谨而美妙的教学节奏和旋律。对"适合学生的教学"这一论题的完整理解与表述,应当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