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为什么要测量原子核的质量自然界中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但是一个原子中的主要质量都集中于原子核,它占原子质量的99.9%以上。在原子核内,其质量与各种力的固有的内在联系,使得原子核的质量成为许多科学研究...
回顾了超重元素研究的现状和超重元素合成反应机制研究的发展,指出目前超重元素合成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对超重余核鉴别的一些设想.对近对称反应系统的熔合反应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建议对这类反应生成复合核的截面...
近几年在对远离核的实验研究中,观测到了理论预言的新衰变模式,如45Fe的双质子衰变,β-缓发裂变;对中子滴线外一些核的存在可能性也进行了较多的实验探索和理论分析;开始了对人们一直关注的中子集团存在可能性的实验探...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新核素合成研究、同位旋效应研究、高自旋态性质研究及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 ,简述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 (CSR)的主要设计改进、建设内容...
地球上存在的稳定元素有90种,最重的是铀(U),其原子序数为92。人们通常利用高通量中子轰击铀原子核,使它俘获中子,继而进行β衰变,从而合成质子数大于铀的元素(称为超铀元素)。但是,哈恩(O.Hahn)和施特拉斯曼(F.Stras...
论述了重元素,特别是超重元素原子谱学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对这些元素原子谱学进行研究的必要性。探讨了通过核反应产生重元素的几率和产额,以及可能的收集方法,表明了这可为重元素原子谱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也...
评述了高激发核的激发能及核温度的测量方法,以及这些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同时还根椐理论模拟的结果讨论了当前得到的核物质量热曲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核物质量热曲线研究中温度测量的一些措施.
简单介绍了干涉学的发展历史,综述了利用粒子关联(干涉)测量高激发核衰变中轻粒子和中等质量碎片的发射时标、发射次序以及核温度的实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热核由相继衰变逐渐向多重碎裂的过渡.
简要介绍了 SHIM物理及其近 1 0年来国际研究的最新进展 ,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该学科研究中所获得的部分最新研究结果 ,展望了 SHIM物理的发展趋势
20~46.2MeV/u ~(12)C+~(64)Cu反应中线性动量转移及重余核... CNKI文献
利用核化学方法测量了20~46.2MeV/u~(12)C与铜靶核碰撞中重余核产物的平均反冲射程及余核产额,从而得到了该系统的线性动量转移及重余核质量产额分布随入射能量的变化,讨论了线性动量转移与靶核几何尺寸及系统尺寸的...
我国基础性研究的重大突破——兰州近物所在世界上首次合成... CNKI文献
理论预言,在重质量区有些远离稳定线的丰中子核素具有反常的半衰期,而在Z=82和N=126附近存在着一个“β缓发中子先驱核岛”.所以,该质量区的丰中子新核素的合成和研究,对检验和发展现有的核结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其次...
近几年,我所承担的中科院‘八五’重大项目"新核素的合成和研究",在科学院、国家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在A>170的重质量丰中子区先后合成了~(208)Hg、~(185)Hf、~(237)Th、~(239)Pa、~(...
高温核衰变是当前中能重离子核物理中研究最热烈的课题.理论上对高温核的衰变进行了各种预言,相继裂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有关核裂变的时间尺度、裂前中子发射、裂变截面等随激发能的变化和多重碎裂的实验结果以及复...
2 近代物理研究所在新核素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2.1 新核素~(208)Hg的合成和鉴别这项工作1989年、1992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是近代物理所张立等人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完成的。我们选择炮弹在靶原子核~(...
~(12)C+~(124)Sn系统中大质量转移反应的初始L分布 CNKI文献
用α-γ符合测量方法,对72MeV的~(12)C离子轰击近球形靶~(124)Sn的(~(12)C,α×n)和(~(12)C,~8Be×n)反应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与前方角20°—50°发射的α粒子相关联的余核级联γ的平均γ多重性〈M_γ〉...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召开93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CNKI文献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93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于1993年5月18日至19日在兰州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0名,其中学术委员22名,其它代表18名。甘肃省负责同志顾金池、阎海旺等及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中科院院党组办...
我国新核素合成和研究又获重要成果——近代物理研究所在世... CNKI文献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新核素合成和研究”项目组科研人员,最近成功地合成和鉴别出重丰中子新核素~(237)Th。这是近代物理研究所继去年合成并鉴别出
关键词: 物理研究所
下载(11)| 被引(0)
由中科院八五重大项目“新核素合成及其衰变性质、核结构和生成机制研究”组和中科院近物所科技处联合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新核素合成和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2月16~18日在兰州召开。参加会议的36位代表,分别来自...
常规的诱变育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紫外线、激光、γ射线、中子等对微生物药物菌种进行辐照诱变,效果显著。离子束辐照微生物诱变育种在离子束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中起步较晚,但其作为一种集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为一体的诱变育...
实验测定了两套新制作的75× 1 0 0BGO高能γ探测器的能量分辨与时间分辨 ,根据BGO晶体中Ge的热中子俘获所释放的 2条高能γ射线对γ能谱作能量刻度 .模拟计算了 4— 3 0MeV能量区间BGOγ探测器的全能峰效率、单...
文万信 靳根明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2年11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