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经过人工优化改造的陕西吴起县城周边的低效低质林,选取了其中的11种改造模式(即人工林林分)及1块天然次生林,进行了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2个样地共调查到55种植物,各样地林下植物种有1...
创新教育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知识素养的有效方法。在分析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教学内容和方式缺乏创新,大学生实践的平台不...
采用对比流域试验方法,对陕西省吴起县封育自然恢复试验区合家沟流域和人工恢复柴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实施退耕还林后,人工和自然的植被恢复方式在恢复10a左右对于天然草本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自然...
从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水分容量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植物系统的覆盖率、植被盖度与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森林水分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功能的关系。分析了小流域森林覆盖率与水蚀的关系,地块尺度上植被盖度...
该研究以黄土区坡地的坡长与坡度对于土壤侵蚀的影响为研究内容 ,旨在为因害设防 ,更好的治理水土流失 ,对黄土高原坡地综合治理提出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 .根据在山西省吉县黄土残塬沟壑区长期定位水土流失观...
魏天兴 朱金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年01期 期刊
该文介绍了测定林分蒸散耗水量的方法,对主要测定方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比较蒸散的测定方法,水文法适用性较强,它不受时间、气象条件、林分条件的限制,可用于一周以上较长时段的总蒸散量测定,还...
通过 3年的定位观测 ,分析了晋西黄土区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刺槐和油松林地供水与耗水关系 .油松和刺槐林地 4~ 6月林地土壤水分消耗大于供给 ,供耗矛盾突出 ;雨季水分供应充足 ,土壤贮水增加 ;相同条件下 ,密度大的林...
黄土区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与植被防止侵蚀作用研究 CNKI文献
该文研究山西西南部黄土区小流域的泥沙来源 .从实验小流域泥沙来源的地貌部位来看 ,沟谷地 (沟头、沟道和沟坡 )大于沟间地 (坡面、梁峁坡 ) ,沟谷地产沙量占流域总产沙量的 60 %以上 ,沟谷地侵蚀模数是沟间地的 1 ...
该文应用水量平衡法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得出刺槐和油松林土面蒸发、蒸腾、林冠截留蒸发的季节变化规律,耗水各分量的比例关系.耗水各分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林木蒸腾量为57.7%~60.2%,林地土面蒸...
就山西西南部黄土残塬沟壑与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林体系配置问题进行探讨。在遵循以小流域为设计对象单元,针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因害设防,层层设防的防护林体系配置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从林地和流域的水分平衡出发...
通过定位观测,分析了黄土区人工刺槐和油松林地供水与耗水关系、土壤水分动态及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人工刺槐和油松林4 ,5 ,6 三个月林地土壤水分消耗大于供给,水分供耗矛盾突出,土壤贮水减少;雨季水分供给充足,土...
根据长期定位水土流失与防护林效益观测资料 ,分析了黄土残塬沟壑区吉县的降雨侵蚀。研究结果表明 ,当降雨达到一定量级才能产生土壤侵蚀 ,侵蚀性降雨的雨量标准为 10 mm/次 ,产生严重土壤侵蚀的降雨标准为≥ 3 0 mm/...
该文根据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林地枯枝落叶物对降水的截留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晋西南黄土区防护林主要林分的林地枯枝落叶物具有很强的截留降水能力,年截留率为:刺槐林地13.5%~17.9%,油松林地15.4%...
文章分析道路建设和运营阶段对生态环境影响,初步建立了道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和优化。最终形成自然环境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2大类17个单项指标的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根据在山西吉县以生态农业原理为基础改革陡坡地种植模式的调查研究,介绍了黄土陡坡地隔坡水平梯田实行农林复合种植模式的设计与配置。指出这种种植模式比单一农业种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果。对于提高土地生...
河岸带植被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过渡区环境变化的敏感指标。利用样方法对黄土高原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主沟道中部海拔1020~1240m范围内的河岸带植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内河岸带植被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结构较单...
魏天兴 王晶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年06期 期刊
该文分析了山西西南部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水分供耗关系 .应用水量平衡法和波文比 -能量平衡法 ,研究得出刺槐和油松林地土壤蒸发、蒸腾、林冠截留蒸发的季节变化规律 ,耗水各分量的比较关系 .耗水各分量占总耗水量的比...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林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特征 CNKI文献
通过对陕西吴起县黄土沟壑区退耕还林地不同林分(沙棘、刺槐、油松、小叶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特征进行研究,比较4种典型林分及退耕草地"根际效应"及根际对养分的截留效应,评价根际效应...
自然资源生态学是研究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以及自然资源管理开发利用的学科,是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林业院校的特点,对"自然资源生态学"开展了研究型教学的改革探索:教学内容应紧跟自然资源学和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