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涛动(AO) 是北半球冬季热带外行星尺度大气环流最重要的一个模态,对北半球及区域气候有重要影响。利用中国近50年和近百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北极涛动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当AO指数偏强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
利用1956~2001年日降水量及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华北农牧交错带极端气候事件的长期变化趋势。对降水极端事件的分析季节为5~9月,温度为6~8月。结果发现暴雨(日降水≥50 mm) 频数没有显著的线性变化趋势,但1980年前后发...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流系统,本文主要分析了其年代际尺度的变化。发现在1979/1980年前后,其强度和范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年代际尺度的变化。1980年代以来,副高明...
北半球春季植被NDVI对温度变化响应的区域差异 CNKI文献
利用1982年到2000年的探路者NDVI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分析方法,研究北半球春季NDVI对温度变化响应的空间差异。前7对模态对总的协方差平方和的解释率高达91%以上,反映出NDVI和气温的相关性非常高。第一对模态解释率达...
西伯利亚高压是冬季影响亚洲大陆地区的重要环流因子 ,本文用冬季 (1~ 3月 ) 70°~ 12 0°E ,40°~ 6 0°N区域平均海平面气压值代表其强度 ,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从 192 2年到 1970年代中期...
利用1954~2001年我国150站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历年冬季期间(11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气温方差的变化与北极涛动的关系。发现北极涛动处于较强的正位相时,我国日平均气温方差偏小,反之则偏强。主要是通过影响西伯利亚...
讨论了有关全球变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 ,主要包括 3个方面 ,即资料方面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机制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预测方面的不确定性。城市热岛效应是资料中最大的误差来源 ,特别是一些最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城...
对1880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35个站的四季降水序列资料和1951年以来120个站的观测降水资料,利用X2检验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四季降水与ENSO事件的关系。近百年来,每逢ElNino年,我国东...
西伯利亚高压的长期变化及全球变暖可能影响的研究 CNKI文献
本文利用历史海平面气压资料建立了近百年来的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1960年代是近百年来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最强的一段时期,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则是近百年来最弱的一段时期。40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比...
对近百年全球陆地平均降水量序列进行 χ2 检验 ,证明在ElNi o年 ,全球陆地平均年降水量显著减少 ,而在LaNi a年则显著增加 .近百年来我国东部冬、秋季降水量与ENSO有显著的关系 :ElNi o年江南地区降水偏多 ,北方偏少...
分析了春季北极涛动的变化对随后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影响.利用观测的降水长序列资料,进行带通滤波处理去掉10年以上时间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近百年的5月北极涛动指数与夏季降水相关最高达-0.39,...
冬季西风环流指数的变率及其与北半球温度变化的关系研究 CNKI文献
用H40°N-H65°N即40°N和65°N纬圈平均位势高度的差来定义西风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温带地区西风的强弱。西风环流强的年份,北半球气温通常偏高,主要是中纬度大陆变暖明显,这可能与中高纬度西风强时...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 32个测站 1 951以来的降水记录以及上海、南京等 6个站 1 2 0年降水序列的分析表明 ,1 990年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近百年来降水最多的 1 0年。降水的偏多导致洪涝发生的频率及强度都加强。最近 1 2 0年...
首先对各种北大西洋涛动 (NAO)指数的定义进行了比较。发现冬季和夏季NAO的涛动中心有显著的差异 ,所以分别进行定义 ,定义时的中心由EOF分析及相关分析确定 ,新的定义能解释更多的海平面气压方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
分析了春季北极涛动 (AO)指数的变化对梅雨—Changma—Baiu带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对观测的东亚 1 0个站的降水长序列资料 ( 1 899~ 1 999年 ) ,进行滤波处理 ,保留 1 0年以下的年际时间尺度的变化 ,再进行相关分...
介绍了近年来北大西洋涛动研究的最新进展。 NAO指数序列的建立取得了很多成果 ,包括一些观测气象记录的序列以及利用树木年轮、冰芯等代用资料建立的近 30 0多年的序列 ,这些长的序列显示 NAO不仅有突出的年际变率 ,...
龚道溢 周天军... 《地球科学进展》 2001年03期 期刊
关键词: 北大西洋涛动(NAO) / 变率 / NAO序列
下载(792)| 被引(37)
首先分析了北大西洋涛动(NAO)、北太平洋涛动(NPO)和南方涛动(SO)对北半球气温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冬季大气涛动对温度方差贡献主要是在低纬和中高纬大陆地区及北太平洋部分区域,40°N以北大部...
北半球冬季纬向平均环流的结构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CNKI文献
冬季对流层纬圈平均纬向风 (u)最主要的模态表现为两个相反符号的极值中心 ,一个在 30°~ 35°N之间 ,另一个则在 5 5°N。与此相联系的纬圈平均高度场最突出的模态也是有两个相反符号的中心 ,一个在 40...
根据1951年以来160站观测资料对我国冬季气温进行了EOF分析,发现全国绝大部分区域的冬温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冬季平均气温能较好反映全国的整体变化特征。用全国气温等级图资料订正了1910年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