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场源为分类原则,地电场E由自然电场ESP和大地电场ET构成.ESP起源于地下介质物理、化学作用,通常其变化及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局部场地特征;ET起源于空间电流系和潮汐力,在日变波形、频谱特征上表现出广域性.在形成微观...
两次近距离大震前成都台视电阻率重现性、相似性和各向异性... CNKI文献
本文评价了四川汶川MS8.0、芦山MS7.0地震前后成都台地电观测环境,研究了该台视电阻率变化.结果为:(1)两次大震发生在该台以西的龙门山断裂带、震源机制和震源深度接近,是近距离大震,相应地,在两次地震前该台两个正交...
临潭-宕昌断裂新活动特征与岷县漳县M_s6.6地震关系研究 CNKI文献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和漳县交界(34.5°N,104.2°E)发生了一次M_s6.6地震,震源深度20 km。截至7月29日8时,甘肃岷县、漳县M_s6.6地震共记录到余震1 034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9次,包括5.0~...
何文贵 郑文俊... 《地震工程学报》 2013年04期 期刊
关键词: 岷县漳县M_S6.6级地震 / 临潭-宕昌断裂 / 发震断层 / 禾驮乡断裂
下载(391)| 被引(43)
渗透性影响土体工程地质特性与力学行为,要对渗透系数进行理论估算相当困难。为应用泊肃叶定律建立土体渗透系数的估算模型,引入等效渗透管径概念并推导其关系式,利用针对性渗透试验对模型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校验。结...
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黄土边坡失稳滑移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CNKI文献
为了研究黄土边坡在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变形演化过程以及失稳破坏机制,开展天然状态、降雨100 mm黄土边坡2种模型试验,对比分析降雨前后两类边坡模型的宏观变形、加速度、孔压、土压力等相关物理量...
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CNKI文献
2013年岷漳Ms6.6级地震诱发的永光村泥流状滑坡表明,单一因素下稳定的黄土边坡在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会诱发严重的岩土灾害。因此,基于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现实需求,开展了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黄土边坡振动台模型试...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现今非均匀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CNKI文献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是太平洋板块向澳大利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动力作用区,是全球俯冲带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基于EHB地震目录,对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18.5°S—28.5°S)区域进行平面拟合,得到该范围内...
黄骥超 万永革... 《地球物理学报》 2016年02期 期刊
关键词: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 / 应力场反演 / 应力场非均匀性 / 震源机制
下载(190)| 被引(18)
卫星热红外遥感在地震预测和断层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CNKI文献
近年来,利用卫星技术通过测量地—气系统的红外辐射来探测地表的热状况,使热红外遥感在地震预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回顾了红外遥感资料应用于地震预测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地震热红外短临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基于密集台阵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精细结构及九寨沟地震震... CNKI文献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密集宽频带野外流动观测台阵以及固定台站资料,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地震位置和研究区的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最终用于联合反演的地震事件合计9644个.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速度结构具有明显...
汶川8.0级和仲巴6.8级地震中波红外热辐射异常 CNKI文献
本文以静止卫星中波红外亮温为数据源,应用小波变换和计算功率谱方法对汶川8.0级地震和仲巴6.8级地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两次地震震前均出现了明显的短临热异常现象。这与长波辐射通量和热红外亮温资料的研究...
白龙江流域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对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控制作用 CNKI文献
活动构造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SRTM-3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及Matlab程序脚本系统提取白龙江流域宏观地貌信息、拟合流域内部7个4级亚流域的S-...
基于ABAQUS的竖向荷载下三维桩土沉降变形分析 CNKI文献
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Mohr-Coulomb准则,建立了桩土有限元三维计算模型,对竖向荷载下桩土作用进行分析,分别讨论了不同桩距、桩长、桩数的群桩基础沉降性状,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荷...
盛志强 石玉成... 《岩土工程学报》 2013年S1期 期刊
关键词: 有限元 / Mohr-Coulomb准则 / 桩土相互作用 / 沉降
下载(1420)| 被引(44)
利用GIS技术详细研究汶川地震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文县触发的滑坡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地震烈度、地形坡度、断层、高程、地层岩性的相关关系,采用基于GIS的加权信息量模型的崩塌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对研究区的...
采用定量化的地貌因子研究区域构造活动及其演化已成为构造地貌学的一种常用手段。祁连山—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高原向NE方向挤压扩展的前缘部位,该区河流水系的地貌发育过程记录了高原隆升与挤压扩展及...
以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E亮温资料为数据源,采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对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进行震例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显示:震前热异常具有明显时空特征,2013年3月底震中及其北部区域出现热红外异常,异常...
张璇 张元生... 《地震工程学报》 2013年02期 期刊
关键词: 四川芦山7.0级地震 / 静止卫星 / 热红外遥感 / 相对功率谱
下载(236)| 被引(45)
祁连山东段石羊河流域及邻区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CNKI文献
受祁连山北缘断裂和广义海原断裂等构造活动的控制和影响,祁连山东段发育了由多条挤压逆冲断裂组成的古浪推覆体构造,形成地貌起伏大并向北逐级降低的独特构造地貌特征。本文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
地震应急期间,标准清晰的专题图因其快速、直观、信息量大等优点,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灾区基本情况和灾情信息,在地震灾害应急指挥及救援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震应急图件的制作流程涉及基础数据的处理、总体设计、符...
基于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分析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应力特征 CNKI文献
青藏高原东北缘由于受到多个构造块体的共同约束,表现出复杂的地球物理特性和地质特性,本文利用甘肃数字地震台网(2001—2008年)的观测资料,采用系统分析方法(SAM),进行地壳剪切波分裂分析,获得研究区内18个台站共100...
以1966-2016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GIS平台定量分析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生命损失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大陆造成生命损失的地震次数为143次,占成灾地震(有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地震...